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处理微生物的危险等级 (Risk Group)
P1 (BSL-1):处理危险度最低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不引起健康成年人疾病,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很小。例如:一些非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菌株、面包酵母等。主要用于基础教学和研究。
P2 (BSL-2):处理中等危险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引起人类疾病,但通常不严重,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传播风险有限。主要通过皮肤伤口、黏膜接触或消化道摄入传播,较少通过气溶胶传播。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乙型肝炎病毒、HIV(用于诊断或低浓度研究)、麻疹病毒等。这是最常见的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室等级。
P3 (BSL-3):处理高危险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严重的、甚至致死的人类疾病,可能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并且可能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但并非总是如此)。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孢杆菌、SARS冠状病毒(非疫情时期研究)、西尼罗河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研究)、汉坦病毒、贝氏柯克斯体(Q热)等。
P4 (BSL-4):处理极度危险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引起高度致死性的人类疾病,通常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极易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者涉及未知危险的新发病原体。例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某些类型的脑炎病毒(如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以及天花病毒(仅存于特定P4实验室)等。
2、实验室设施要求
P1:基础实验室设施。普通开放实验台、洗手池。不需要特殊的通风或密封要求。
P2:在P1基础上增加:生物安全柜 (BSC):所有可能产生气溶胶或飞溅的操作必须在I级或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门禁控制:实验室门应可自动关闭。洗手和洗眼装置:必须在实验室内或靠近出口处设置。高压灭菌器:最好在实验室内或同一建筑内设置,用于废弃物消毒。警示标识:门上需贴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识。
P3:在P2基础上显著增强:物理隔离:实验室必须与公共区域物理隔离(通常通过双门入口的缓冲间/气锁实现)。定向负压气流:实验室内部必须保持相对于外部走廊/相邻区域的负压。空气只能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单向流)。高效空气过滤 (HEPA):所有排出实验室的空气(以及送入的空气,视情况而定)必须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更高级别的BSC:所有操作必须在II级或I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专用通风系统:独立的、不与大楼其他部分共享的通风系统。严密的门禁:严格限制人员进出。淋浴设施:通常要求设置化学淋浴和/或更衣淋浴设施。
P4:最高级别的防护设施,通常是独立建筑物或完全隔离的区域。在P3基础上增加:正压防护服: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带有独立供气系统的全身、气密性正压防护服(“宇航服”)。所有操作都在III级生物安全柜或由III级生物安全柜构成的防护墙内进行。双重HEPA过滤:排风通常需要双重HEPA过滤或焚烧处理。液体废物处理系统:所有液体废物在排放前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复杂的气锁系统:进入和离开实验室需要经过多次消毒程序(如化学淋浴)的复杂气锁通道。最高级别的监控和安保。
3、操作规范和个人防护装备 (PPE)
P1:基础微生物学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标准实验室工作服(白大褂)、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
P2:更严格的操作规范,强调防止锐器伤、避免产生气溶胶、规范脱卸手套和洗手。必须穿专用实验室工作服(最好后系扣或前包式),戴手套,根据风险戴护目镜或面罩。在BSC内操作。
P3:极其严格的操作规范,所有操作均在BSC内进行。进出实验室有特定流程(如更衣顺序)。通常需要佩戴N95或更高级别的呼吸防护设备(除非在BSC内操作且BSC正常运行),穿专用的、只能在实验室内穿着的防护服(连体服或后系扣工作服)、双层手套、鞋套或专用鞋。
P4:所有操作均在正压防护服内进行,或在III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进出实验室有极其复杂和耗时的消毒和更衣程序。所有通讯通常通过内部通话系统进行。
4、人员培训和管理
等级越高,对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越严格、越频繁。P3和P4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特殊、高强度的培训,并通过严格考核。等级越高,人员准入限制越严格(背景审查、健康监测等)。等级越高,标准操作程序 (SOP) 和应急预案越复杂、越详细,演习要求也越高。
等级越高,对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越严格、越频繁。P3和P4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特殊、高强度的培训,并通过严格考核。等级越高,人员准入限制越严格(背景审查、健康监测等)。等级越高,标准操作程序 (SOP) 和应急预案越复杂、越详细,演习要求也越高。
5、废弃物处理
P1/P2:所有被污染的废弃物必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首选)或可靠的化学消毒后,才能作为普通垃圾处理或移出实验室。锐器放入专用耐刺穿容器。
P1/P2:所有被污染的废弃物必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首选)或可靠的化学消毒后,才能作为普通垃圾处理或移出实验室。锐器放入专用耐刺穿容器。
P3/P4:所有废弃物(固体、液体、气体)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经过可靠的灭活处理(通常是双扉高压灭菌器,一端在实验室污染区,一端在清洁区)。P4的液体废物需要专门处理系统。处理过程有严格监控和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