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质量管理
国内非转基因产品认证悄悄启动
2006-06-21  

一方面,转基因产品仍被日、韩、欧盟等挡在门外;另一方面,无法拿出令人信服的非转基因产品证明,令许多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坐失良机。


 


近日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一种新的认证形式——非转基因产品认证(IP认证)已在国内启动。年底前,将有近10家国内企业获得这个“护身符”。


 


这家公司是目前惟一一家经国家批准从事提供IP认证服务的机构。眼下,该公司的工作人员陈历程正在对吉林省有机食品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这家吉林公司日前获得了非转基因大豆的认证,现在正为玉米和小麦申请“身份证”。


 


在陈历程的客户名单上,类似的出口型企业还有三四家。尽管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使认证的周期长达3至4个月,但众多企业仍愿排队等待。因为获得IP认证,不仅意味着产品增值,而且会因此获得国际市场的青睐。


 


目前除美国外,大部分发达国家仍抵制转基因农产品。由于我国尚无大规模转基因作物的商业种植,各国对转基因产品的苛刻立法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契机。


 


典型案例是2000年底,韩国买家因发现美国玉米货船上有转基因玉米,转而向中国购买,美在韩玉米市场的垄断地位从此结束。


 


“日本对于非转基因产品的界定是含量小于5%;韩国是小于3%;欧盟最为严格,是小于0.9%。我们建议企业将送检产品的转基因含量控制在0.1%以内。”陈历程说。


 


除了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对外出口外,IP认证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量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共同销售,消费者无从选择是普遍现象。

质量提升  认证辅导   SC咨询 

供方审核  企标备案  风险排查

质量客服食品小Q:18905354660(微信同号)

点击查看更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