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生产技术
牛恶性水肿防治
2017-01-15  来源:牛羊天地


    该病是由梭菌属病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创伤性传染病。病原主要是腐败梭菌,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动物消化道都有存在,可在体外形成芽孢。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牛都可发病,常发生于分娩、去势、外伤之后,呈散发性流行。潜伏期1-5天,在创伤周围发生水肿,初坚实热痛,后变柔软且无热痛,按压有捻发音。切开患部有红棕色液体流出,混有气泡,有腐臭味。严重者全身发热,呼吸困难,脉搏细而快,可视粘膜充血、发绀,有时腹泻。由分娩受伤感染者,阴户水肿,阴道出血,流出带有臭味的褐色液体;肿胀迅速波及会阴、乳房、下腹乃至股部,此时患牛运动障碍,垂头拱背,呻吟,通常经2-3天死亡。



防止方法



    主要是平时注意防止外伤,一旦发生外伤要及时清创与消毒;发生本病时,应隔离治疗,早期对患部进行冷敷,后期可手术切开,消除腐败组织和渗出液,用1%-2%高锰酸钾水或3%双氧水充分冲洗,然后撒上磺胺粉,必要时用浸有双氧水的纱布引流,并于病健交界处皮下注入3%双氧水,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污染的圈舍和场地随时用10%漂白粉或3%火碱溶液消毒,烧毁粪便和垫草,治疗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食品工艺、前沿科技、生产加工、配方解读...

敬请关注公众号“食品研发与生产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