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生产技术
【图解】重组牛排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2016-12-20  







 1、将卡拉胶+TG酶溶解于水中;

注:1)此步其实也可以用其他允许在肉制品中使用的胶代替卡拉胶;


2)卡拉胶在此处起的作用主要是增稠剂;


3)TG酶又名谷氨酰胺转氨酶,可提高蛋白质的发泡性、粘接性、乳化性、凝胶性、增稠性和乳化稳定特性等,进而改善富含蛋白质食品的外观、风味、口感和质构等,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鱼制品、豆制品和面制品中。







2、取一块形体较扁平的肉平铺在塑料膜上,将溶解的料液刷在肉上;



注:其实完全用碎肉也可以,不过外表用整块肉皮更显逼真;




 




3、将碎肉置于玻璃缸内,取卡拉胶适量撒在碎肉上,搅拌均匀



此步也可省略,在堆放碎肉时再用溶解好的胶液进行涂刷;


 





4、将碎肉紧凑地置放于扁平肉上,卡拉胶不均匀的地方,注意用刷子再刷一遍;


 





5、用塑料膜将所有肉包起来,置放一段时间(约6小时左右即可);




附:此处可根据需要,将肉挤压成不同的形状


 





6、一段时间后取出,肉成了一整块;


 





7、切块后可见其结合的相对紧凑;


 





8、撒上调料,进行煎烤,看,香喷喷的肉排出炉了!


 


最后,小编告大家:


1、这种肉又名重组肉,可以食用,只要选材没有问题,没有健康隐患;


2、卡拉胶在肉制品中可以适量使用;


3、判断一种肉是否是重组肉,只需要看外包装标签上配料成分即能辨别;



食品工艺、前沿科技、生产加工、配方解读...

敬请关注公众号“食品研发与生产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