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生产技术
牛长途运输后应激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016-10-14  来源:牛羊天地
 

    牛经过长途运输后会有应激反应,严重的话牛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反刍迟缓;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咳嗽、气喘;鼻孔扩张呼气困难,呈腹式呼气;流黏性或脓性鼻液;严重者前胸下部及颈垂水肿;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胸部叩诊有实音痛感,听诊时肺泡音减弱,病情严重出现胸水,叩诊有浊音,若病情继续恶化则呼气极度困难,病牛呻吟俯卧伸颈,体温下降,眼球下陷,最后窒息死亡。



    长途异地运输所致的多种应激原有热、冷、风、雨、饥、渴、挤压、惊吓、颠簸、合群、调料、体力耗费、环境改变、潜在疾病等,均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引起呼吸道、消化道,乃至全身病理性反应。



预防措施



    肉牛养殖户或养殖企业相关人员(尤其是驻场兽医)必须加强对本病防控的认识,每个场都应有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不得从疫区或发病区引进牛。对要引进牛群应提前做好口蹄疫、支原体病、牛结核等病的检疫防疫工作,但在运牛装车前不能注射任何疫苗,因为实践证明注射疫苗能引起应激反应,降低牛的抵抗力。



治疗方法



    “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基本原则。牛群引进后立即进行全群治疗,可明显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牛出现病变后,首先将所有病牛隔离治疗,病牛所在牛舍每天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1、抗菌药物选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以下抗菌素均敏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支原净,头孢噻呋、磺胺间甲氧嘧啶;选择以上药物中的任何一种均可,此类药物临床多为长效制剂,一般2~3天用药1次。因牛为复胃动物,瘤胃内有大量的有益菌和纤毛虫,为防止破坏有益菌群,进而降低牛体的抵抗力,推荐肌内注射的给药方法。



    2、抗菌药物治疗



    每日1次静脉注射四环素或土霉素2~3g;或肌肉注射链霉素3~6g,连用5~7天。另外,体质虚弱不食的牛,采用静脉注射含20mgVC的15%葡萄糖500ml,连续5天。



    3、补充维生素及矿物元素



    传统的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加凉开水至1000ml。新型口服补液盐:甘氨酸6.18g、无水柠檬酸0.48g、柠檬酸一水合物0.12g、磷酸二氢钾4.08g、氯化钠8.5g、一水葡萄糖44.61g,混溶2000ml凉开水。 无论选用哪种药物,都必须依据药物的性质足量、足疗程、及时应用,不能稍有好转就停药。临床反馈该病的复发率高,不合理用药是最重要原因。


食品工艺、前沿科技、生产加工、配方解读...

敬请关注公众号“食品研发与生产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