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生产技术
育肥肉牛后期的饲养
2016-09-01  来源:牛羊天地
 

把握好出栏牛育肥程度



    育肥牛达到以下状况即可适时出栏:



    1、皮肤折少,体膘丰满,看不到明显的骨骼外露;



    2、采食量下降,牛腹缩小,牛只不愿走动;



    3、臀部丰满,尾根两侧看到明显突起;



    4、胸前端突出且圆大;



    5、手握肷部皮紧,手压腰背部有厚实感。



    育肥后期应适当集中统一管理,对于出现下列情况的牛只,不明原因减食喜卧的体重达到要求的或其它需要育肥出栏的,要适当集中,做好最后一个月的统一饲养、统一管理,以发挥投入的最大效能,避免其他牛只过早肥胖。



饲养技术



    1、提高日粮能量:后期育肥牛精料配方应单独设制,突出能量物质,条件许可的可以少量添加动植物油脂(可占精料的1D3%),适当减少蛋白质用量、同时注意满足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



    2、草料比:饲草精料供给比例不高于4:6(折干计算);



    3、精料用量:体重500公斤育肥牛日供给混合精料不低于6公斤/头,若以日粮总量计算最高用量可占到日粮干物质的85%;



    4、饲草要求:能量大,易消化,适口性好,生物学利用价值高;



    5、给牛只以安静环境,少轰打、惊吓,保证牛床、运动场松软卫生。



    6、勤观察牛只的采食及粪便的变化,及时处理发生的异常问题;



    7、禁止使用抗生素或不符合要求的药物与添加剂。



    肉牛出栏屠宰前一个月为育肥后期。这一阶段是提高牛肉品质,确保牛肉安全,增加胴体重和净肉率的关键时期,对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的中小肉牛饲养场户来说,这是关系到能否获得育肥牛高价位、取得高效益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一般说,从架子牛(骨骼和内脏高速生长期的牛只)过渡到育肥场后,经过3-4个月的短期集中育肥,使之快速达到增肉、增膘的目的,育肥场和饲养户从中获得利润,这是对肉牛生产中“架子期-育肥期”两阶段模式的笼统说法。实际上,育肥期这一阶段还需要细分,还应该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目前,国内多数规模牛场已采取这样的喂养策略。吊成架子的牛转为育肥,前期生长主要表现在肌肉生长,脂肪积存不多,饲养上不需要过多的饲料营养和脂肪,并可避免影响以后的消化吸收,造成饲料的过多消耗。此期应依其强大的消化能力,供给多量的营养丰富的粗饲料和适量的含蛋白质较多的精饲料,并给予充足的饮水;牛只表现增重快、外型变化大,短期“成个”、“成型”。此阶段的养殖饲料增重比是合算的,若此时屠宰就很不上算,表现为出胴出肉成绩不好,肉质肥度差,上不了高档次,卖不了好价。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水膘”或“虚膘”。严格地讲,此时育肥周期尚未完成,不应出栏。


食品工艺、前沿科技、生产加工、配方解读...

敬请关注公众号“食品研发与生产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