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甚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标识的物品,例如家里有许多充电数据线,用于不同的电子产品(不同型号的手机、iPad、智能手表等),如果不给予标识,极容易产生混淆。
但许多人认为做标识没有太大的意义。比如有人认为自己在岗位时间较长,而且也没有人到这个岗位上来,自己对一切都熟的很,用不着做标识。如果有这种思想我们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标识不是做给自己看的,而是做给他人看的。
不做标识,自己也许不会搞错,不会把没有标识的物品误用或者误操作,但别人呢?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反应釜的投料口附近放着一桶无色透明的液体,没有标识,外观看来有点像水。问车间主任说是水,后来再次和这个岗位的操作工确认,那是一桶刚从储罐领出来的盐酸。如果有人干活手脏了,恰巧以为那是一桶水,一旦去洗手,后果会怎样?
做目视化、可视化管理最核心的部分仍旧是充分做好标识管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标识。
1、仓库车间储存的物料
这里说的物料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加工助剂。对于这些物料,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一般是货位卡,让别人知道它是什么,多少数量,来自哪里,什么批号。
同时还必须清楚地告知他人这个物料的状态:合格,待检,还是不合格?
针对后者,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来管理。如用绿色表示合格、例如绿色的货位卡、绿色的缠绕带、见到绿色表示物料可以正常使用∶用黄色表示待检,比如黄色的货位卡、黄色的缠绕带,见到了黄色即表明该物料暂时不能使用,因为还没有被放行;用红色来代表异常,比如红色的货位卡、红色的缠绕带,见到了红色表示物料有问题,未经授权人同意,不得乱用。
颜色能让现场变得更加的整洁规范,让现场秩序变能够更加有条不紊的进行。
2、设备的状态和卫生标识
对设备的状态和卫生情况进行标识的目的是告诉外人设备的使用情况,例如设备是正在使用中、检修、停用还是废弃,以及设备的卫生情况,比如已经清洁,还是待清洁,或已清洁待消毒。
如果不将设备的状态清楚地告诉大家,就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不经意的误操作,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还会破坏设备,从而影响后续生产。
很多人对设备的状态及卫生标识认识得远远不够,有时悬挂了标识,但是实际情况和标识内容完全不符,如果是这样,就失去了标识的意义。
在标识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是什么就标识什么,不能夸大、缩小,甚至捏造非实际的任何情况。
3、半成品的物料标识
不论生产什么产品,都可能出现半成品,或者称之为中间体,或中间品。像这类半成品,更需要标识。如果半成品装在塑料袋里面,特别是那些白色粉末状物料,没有标识,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即使通过检测也很难判断。
对这些物料,也包括车间用剩的原物料;都必须清楚地标识好,让外人一看就很清楚。标识的内容包括;物料名称、批号、数量、记录人的姓名和日期。
有人会说,标识工作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但事实上,在标识上花费时间是值得的,带来的好处是对人身安全和产品质量的保障。
4、总结
随着车间的生产管理制度在不断地进行完善,企业还需要制定出员工的行为规范,让每一个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从各个方面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三会”及时宣传传达下去,平时加强检查监督,让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这样可以为车间的管理打下基础。
另外,沟通是很重要的,在一个企业中要加强沟通,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管理者要将企业生产管理的意图传达给每一个员工,将任务真正的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
管理者可以深入生产管理现场,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收集起来,采取合理的措施为其排忧解难,这样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早会,总经理例会和生产协调会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它将环环相扣于生产企业各部门,有利于促进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