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之原材料入库验收
2025-05-13  来源:食品供应链管理公众号
  大家都知道想要做出合格的产品必须要有合格的原材料,但如何去鉴定我们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合格,这绝对是一门艺术活!

 

  每家企业的规模大小、管理水平以及对品质管理的资金投入各不相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也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不可能做到对所有食品原材料的质量管理要求、 标准都非常熟悉;即使有,我们企业也不一定能承受标准检测要求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那么,我们仓库原材料入库验收该怎么做?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 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这里就给我们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建立原材料入库验收。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哪些需要做原材料入库验收:

 

  1、食品原料

 

  如面粉、糖、油、果酱、肉制品等食用原材料;

 

  2、食品添加剂

 

  如保鲜剂、着色剂、改良剂、稳定剂、乳化剂、膨松剂等;

 

  3、食品相关产品

 

  如包装袋、胶托、纸托、接触食品的胶框、用具等。

 

  原材料验收大致流程如下:

 

一、原材料到货通知验收

 

  供应商原材料送货到公司后,由采购负责通知质检人员到现场验收原材料。

 

二、出示送货清单

 

  供应商送货人员或采购向质检人员出示送货清单,质检人员核对送货单,送货单必须注明送货方公司名称、联系电话、送货方印章或负责人签名、原材料包装上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三、提供相关证照及检验报告

 

  送货人员根据送货清单提供清单上所有原材料的相关证照及检验报告。根据原材料来源及性质不同,报告及证照大致分为以下6类:

 

  1、进口原材料

 

  进口原材料需要提供:代理商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海关出具的与生产日期一致的《检验检疫报告》,有的也叫《卫生证书》。

 

  2、国内生产许可发证范围内的原材料

 

  有生产许可证的原材料需要提供:代理商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生产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半年内的第三方检验报告、与生产日期相对应的检验报告。

 

  3、特许经营的食用原材料

 

  如食盐等特殊原材料:代理商的《营业执照》《特许经营许可证》、半年内的第三方检验报告、与生产日期相对应的检验报告。

 

  4、初级农副产品

 

  初级农副产品的证件索取相对来说比较难,大多数企业的农副产品都是在农贸市场购买,建议企业在采购农副产品时就近寻找一个种植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

 

  可以索取对方《营业执照》 ,保留好每次的购买凭证,定期自行送检。

 

  5、生、活畜禽

 

  采购生、活畜禽时,需到具有《营业执照》和能提供《检验检疫》证明的地方购买,并收集对方《营业执照》和《检验检疫》证明。

 

  6、食品相关产品:

 

  包装袋、胶托、纸托、接触食品的胶框、用具等大多都在发证范围内,企业在采购时必须要寻找有资质的供应商,入库验收时也要对方提供相关证照。

 

四、核对证件及生产日期、 保质期

 

  检验人员根据供应商送货人员提供的证件及报告核对原材料, 在核对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进口原材料必须要有中文标签, 中文标签上的代理商名称要与所提供的证件上的代理商名称一致。

 

  2、 原材料包装上的生产商名称要与《营业执照》 上的名称一致。

 

  3、 生产许可证范围内的发证原材料其包装上的许可证编号要与所提供的许可证编号一致。

 

  4、 原材料包装上只有唯一一个生产日期,有内包装的,内外生产日期要一致,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要与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上的生产日期一致。

 

  5、 原材料包装上必须要有保质期,原材料在验收时要注意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关系,要注意所收原材料在保质期内能否用完,如不能使用完,就需要减量收货或拒绝收货。虽然部分原材料有豁免标注保质期,但实际上所有材料都有标注保质期。

 

五、拆包查验(感官指标、 卫生指标、 理化指标)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质检人员需要拆包查验原材料的实际情况,根据每种原材料的性质不同,检验项目也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感官指标、卫生指标、理化指标。

 

  感官指标相对容易检查,每家企业都能做到,但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则相对较难。每种原材料的性质不同,检测项目和标准也不同,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完成所有原材的出厂项目的检验。

 

  所以建议做好文章中提到的第三项证照及检验报告的索取工作,保证所有原材料验收时都有证照和第三方检验报告、与生产日期相对应的出厂检验报告。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只要企业能提供原材料生产商的出厂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即可。

 

  当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检测。

 

  企业还应定期安排供应商原材料送第三方进行监督检测。

 

六、填写《进货检验记录表》

 

  原材料查验完毕后,质检人员需要填写《进货检验记录表》,记录表的内容可以参照当地管理要求来做。

 

七、入库

 

  质检人员检查完原材料证件、报告及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后,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合格原材料即可安排入库,不合格原材料安排退货处理。

质量提升  认证辅导   SC咨询 

供方审核  企标备案  风险排查

质量客服食品小Q:18905354660(微信同号)

点击查看更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