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
所属行业:粮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主要产品:裹浆粉、预拌粉、混合食用淀粉制品
人数:100人+
2025年3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版的GB7718和GB28050,同时制定《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这一系列举措在整个食品行业激起千层浪。
这些新规聚焦食品标识和营养标签,将为食品加工制造企业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一、在标识规范方面。
新规重新界定预包装食品,将预先包装以计量称重方式销售的食品纳入其中,并新增“长度”作为食品计量单位,填补了此前“无净含量标示”预先包装食品的管理空白。
GB 7718-2025还修改了日期标示要求,规定预包装食品需同时标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产品的生产日期和质保时间;保质期成为可选择标示内容,且生产者可自愿标示“消费保存期”。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更是对标识的字体、字号、位置等细节作出明确规定,如: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要用白底黑字等对比明显的形式标注,且字体高度有详细要求。
这对食品加工制造企业的包装设计和生产流程产生直接冲击。企业需要重新设计包装,以满足新的标识要求,这不仅涉及包装材料的更换,还需调整印刷工艺和包装生产线。
从成本角度看,新包装材料采购、设计费用,以及生产线调整的人力、物力投入,都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以我们企业为例,重新设计包装和调整生产线,前期一次性投入可能高达数十万元,后续每年的包装成本也可能增加10% - 20% 。
二、在营养标签方面。
GB 28050-2025同样带来重大改变。强制标示的营养素从“1+4”扩展为“1+6”,新增饱和脂肪(酸)和糖的标示,并要求在营养成分表下方标注“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同时,增加可选择标示营养成分,修订部分营养素的修约间隔和“0”界限值、营养素参考值(NRV)。
这要求食品加工制造企业重新检测产品营养成分,建立更完善的营养成分检测体系,都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而且,企业还需依据新的营养标签要求调整产品配方,比如减少产品中的糖和饱和脂肪含量,以适应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这可能涉及原材料采购的调整和生产工艺的优化。
三、在合规管理方面。
新规加重了企业的主体责任。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对食品标识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鼓励选择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规评价。
食品加工制造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设立专门的标识审核岗位或部门,以确保标识合规。
同时,还需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标识问题。
这将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需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四、结论。
面对这些影响,食品加工制造企业需要积极应对。
在包装设计上,提前规划,与包装供应商密切合作,确保新包装按时投入使用;
在营养成分检测和产品配方调整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在合规管理上,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新规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虽然新规带来挑战,但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整个食品加工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