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差异:成分决定功能
1.生理盐水 (0.85% NaCl):
优点:成分极简(仅氯化钠)、成本低、易配制、提供基本渗透压保护。
致命缺点:无缓冲能力。稀释酸性(如果汁)、碱性或含缓冲物质(如土壤、食品)样品时,pH值剧烈波动,极易杀死对pH敏感的微生物(多数细菌在pH<5或>9时严重受抑)。
适用场景:仅推荐用于pH接近中性、无抑制剂、渗透压正常的简单样品(如部分临床尿液、分泌物常规计数)。不推荐作为食品、环境等复杂样品的通用稀释液。
2.磷酸盐缓冲液 (PBS):
优点:
缓冲能力:核心优势。磷酸盐缓冲对(pH 7.2-7.4)能有效抵抗稀释带来的pH变化,显著提高微生物(尤其革兰氏阴性菌)存活率。
提供等渗环境(含NaCl)。
配制较简单,成本适中。
缺点:缓冲能力在中性附近最佳,对极强酸/碱样品(pH<4.5或>8.5)可能不足;不含营养或保护剂,无法中和消毒剂等抑制剂。
适用场景:是最常用、推荐的通用稀释液。 广泛适用于:
食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水质(总大肠菌群)
环境样品(土壤、空气沉降物初步稀释)
常规临床样本(非血液)
任何需要稳定pH的微生物稀释操作。
3.含保护成分的缓冲液 (如缓冲蛋白胨水-BPW, 0.1%蛋白胨水, 含中和剂缓冲液):
优点:综合保护能力最强。
缓冲基础:维持pH稳定。
营养支持 (如蛋白胨):为受损细胞提供能量修复,延长存活,促进复苏,减少假阴性。
保护/中和:添加物可中和消毒剂(如卵磷脂-吐温80中和季铵盐)、螯合重金属、或添加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帮助分散菌团。
缺点:成分复杂,配制繁琐,成本高;含营养可能致微生物缓慢增殖(影响计数);特定成分可能干扰后续检测(如PCR)。
适用场景:处理挑战性样品的首选:
含抑制剂样品:食品(防腐剂、酸)、化妆品、水(余氯)、环境(农药、重金属)。
含受损/应激微生物样品:经加热、冷冻、辐照、消毒处理后的检测。
需长时间稀释操作的样品。
标准方法强制要求:如沙门氏菌前增菌常用BPW (ISO/GB 4789.4),环境监测常用含中和剂的稀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