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检验技术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025-06-30  
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标本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制定此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及科室外来人员。


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和控制生物因子特别是意外的和有意的利用生物因子对人体的暴露和伤害的意识、措施和技术。

实验室生物安全: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规范。

生物因子: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一、总则:有效的生物安全规范是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活动的根本。

 

二、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1.组长为科主任,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

2.成员由经年度考核,从科室成员中选取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实验室知识的技术骨干组成,任期一年,期间出现特殊情况科主任可对之罢免。

 

三、职责

1.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决定并授权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任命生物安全负责人具体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2.实验室生物安全小组工作职责:负责制定和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负责协助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负责涉及感染性物质的研究计划、方案以及操作程序等实施前的生物安全审查。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以及技术规章方面的咨询工作。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的培训、演练和考核。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生物安全小组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并对实验室进行内部生物安全检查,至少每月一次。检查和督查实验室废弃物有效管理与安全处置。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各项消毒灭菌措施落实情况。生物安全小组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生物安全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安全小组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小组人员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3.技术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执行生物安全的程序规定。

4.保洁人员:做好实验室非实验区环境清洁及生活垃圾清运处理。

 

四、工作程序

1.做好实验室的每日消毒:见《消毒技术规范》。

2.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见《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3.职业暴露的管理参考《生物安全实验室良好工作行为指南》。

4.应急事件的处理参考《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程序》。

5.生物安全标识的设置

生物危害警告标识实验室入口处必须有生物危害警告标识,内部显著位置须贴上有关的生物危险信息,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实验室内,生物危害符号应贴在医用垃圾容器、含BSL-2传染因子的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等。当设备用于处理人血液标本、其他潜在感染物质或感染因子时,生物危害符号应临时贴在相关的设备上。下列情况,可以免贴生物危害警告标识:废弃物是放在黄色有生物危害符号的袋内;在储存、转移、运送、处理过程中,单个盛血液或“其他潜在物质”的容器被放置在贴有生物危害符号的第二个容器中,当实验室入口处贴有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时,其室内的仪器等物品可免贴。

警告标识和标签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识。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张贴危险公告。对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内容应详细。

 

五、安全操作规程

1.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内的行为符合《生物安全实验室良好工作行为指南》要求。

2.实验室内禁止堆积过多的垃圾,要求日产日清。

3.实验室分区明确,非本室 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工作区。

4.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灭活并监测记录。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容器内。

5.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一定要分开装放。

6.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专门保管,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阅读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需求,可联系:张老师13345162053(微信同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