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检验技术
【人工感官】接骨木籽油感官评价研究
2025-05-28  
食用油脂评价体系围绕品质、安全性与市场价值构建,涵盖化学、物理、感官及安全四大维度。化学评价聚焦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结构及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例,直接影响营养价值和健康效益。物理特性指标包括熔点(决定油脂形态)、黏度(流动特性)及色泽,这些参数既影响加工适应性,也关联感官体验。安全评价重点检测反式脂肪酸、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等风险物质,通过严格限量控制保障食用安全。稳定性与抗氧化性能评估则关注储存过程中酸败、氧化等变质风险,高稳定性可显著延长货架期。这些评价指标共同构成油脂质量管控体系,在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感官体验的双重需求。

 

本文聚焦油脂的感官评价,采用排序检验法对接骨木籽油原油及其在不同温度(低温、中温、高温)条件下加工的产品进行综合感官评价,评估不同加工条件对油脂感官特性的影响,为油脂的加工和应用提供指导。



一、材料与方法


01材料与试剂

接骨木籽油、RPMI1640培养基、胰酶、磷酸盐缓冲液(PBS)、硝酸、硫酸、过硫酸铵、高氯酸、磷酸二氢氨溶液、二甲基亚砜(DMSO)。



02仪器与设备


JEM-2010HR透射电子显微镜、Model680酶标仪、 C21-RT21E01电磁炉。



03排序检验法

由10名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员组成评定小组,对接骨木籽油(A)、花生油(B)、橄榄油(C)、玉米油(D)、芝麻油(E)的原油及这些食用油在低、中、高温条件下加工的产品的气味、滋味、色泽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分高低对5个油脂样品进行排序,填写评价结果。

要求感官评价员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评价前30min要漱口,品尝样品前用纯净水漱口,每评价完一个样品后需在10min后再评价下一个样品。

感官评定的参数分为3个方面:1)气味,包括油香味、刺鼻味、异味;2)滋味,包括纯度、酸败味、苦涩味;3)色泽,包括颜色、光泽、透明度和沉淀物。



04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感官评价员评价每个样品后,按照评分高低对样品排序,根据排序计算出每个样品的总排序和(T值),再采用Kramer检验法统计分析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01评价员为10、样品数为5的临界值

当评价员为10、样品数为5时,其临界值见表1。若排序和T<Tmin或T≥Tmax,则样品间存在显著差异,否则无差异。由表1知,样品最小T=18≤18,样品最大T=45>42(α=1%)。所以当α=1%时,5个油脂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α=5%时,5个油脂样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02五种食用油原油的感官评定及分析

10名评价员根据上述的评价方法对5种食用油原油进行评价排序,结果见表2。


五种食用油原油受欢迎程度排序检验统计见表3。


由表3可知,当α=1%时,Tmin=18≤18,Tmax=45>42,表明5个油脂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当α=1%时,T值:18<20,20<21<23<40,45>43>40。

因此,5个油脂样品可分为3组:(C)、(A,E)、(B,D)。在1%显著水平上,C的质量最好;A、E次之,且A、E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D最差,且B、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03五种食用油低温条件下(凉拌)加工产品的感官评定及分析

10名评价员根据上述的评价方法对5种食用油在低温条件下(凉拌)加工产品进行排序,结果见表4。


五种食用油低温条件下(凉拌)加工产品受欢迎程度排序检验统计见表5。


由表5可知,当α=1%时,样品Tmin=16<18,Tmax=45>42,表明5个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当α=1%时,T值:18<20,20<22<24<40,45>43>40。因此,5个油脂样品可分为3组:(C)、(A,E)、(B,D)。

由此得出结论:在1%显著水平上,C的质量最好;A、E次之,且A、E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D最差,且B、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04五种食用油中温条件下(清炒)加工产品的感官评定及分析

10名评价员根据上述的评价方法对5种食用油在中温条件下(清炒)加工产品进行排序,结果见表6。


五种食用油中温条件下(清炒)加工产品受欢迎程度排序检验统计见表7。


由表7可知,当α=1%时,样品Tmin=18≤18,Tmax=44>42,表明5个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当α=1%时,T值:18<20,20<23<27<38<40,44>40。因此,5个油脂样品可分为3组:(E)、(A,B,C)、(D)。由此得出结论:在1%显著水平上,E的质量最好;A、B、C次之,且A、B、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最差。



05五种食用油高温条件下(油炸)加工产品的感官评定及分析

10名评价员根据上述的评价方法对5种食用油在高温条件下(油炸)加工产品进行排序,结果见表8。


五种食用油高温条件下(油炸)加工产品受欢迎程度排序检验统计结果见表9。


由表9可知,当α=1%,时样品Tmin=18≤18,Tmax=44>42,表明5个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当α=1%时,T值:18<20,20<24=24<40,44>40≥40。因此,5个油脂样品可分为3组:(A)、(C、E)、(B、D)。由此得出结论:在1%显著水平上,A的质量最好;C、E次之,且C、E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D最差,且B、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三、结论

对接骨木籽油进行感官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主要涉及对油脂中重金属含量及细胞毒性的测定。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1%显著水平上,5种食用油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1%显著水平上,对于原油,C的质量最好,A、E次之,B、D最差;在低温下应用时,C的质量最好,A、E次之,B、D最差;在中温下应用时,E的质量最好,A、B、C次之,D最差;在高温下应用时,A的质量最好,C、E次之,B、D最差。

所以,与市场上现有的食用油相比,接骨木籽油A的原油和对应加工的产品均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可与市场上的食用油相媲美。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