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仪器设备
标准物质验收、期间核查、配制的常见问题
2025-04-17  
 标准物质验收、期间核查、配置的常见问题

标准物质采购进实验室后的第一步,需要做有针对性的验收。验收时常见的一些确认工作有:


1、检查标准物质包装是否完好。


2、检查CAS号是否与预期采购的标准物质相匹配。


3、核验标准物质与其盒内装的证书是否相匹配。


4、确定证书内容信息是否正确。


5、查看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是否正常。


6、查验容器内是否含有所需物质。


7、检查容器内物质性状是否变化。


8、明确有没有特殊的贮存条件要求。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的日常管理中,重中之重就是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并按时完成,对于核查结果不满足使用要求或已过期的标准物质,需要进行作废处理,填写标准物质相关的核查、处理记录,统一汇总归档。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方法亦有很多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对于不稳定的标准物质,尽量购买小包装的,一次性用完,即对不稳定的标准物质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无需期间核查。





2)比对证明:


a)购买新的标准物质与已经开封使用的进行量值比对;


b)送有资质的检测或校准机构进行数值确认;


c)进行实验室间的量值比对。





3)近期参加能力验证且结果满意的样品,参加完能力验证在稳定期内可作为质控样品使用;





4)采用质量控制图进行趋势检查;





5)利用同步稳定性方法进行期间核查:





将自行配置的标准储备液或工作液等份,分装于棕色进样小瓶中,一半储存于参考低温,一半储存于常规储存温度,待使用时同时拿出两个温度下的样品,以低温样品为标准对常规储存样品进行核查,随着数据积累得出一套试用期报告;





对于过期的标准物质要取出单独存放,可以用新配置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测定结果偏差不能超过10%,否则要予以作废处理。







标准物质储备液的配置及注意事项



1、固态标准物质浓度计算时乘以标准物质的纯度:





2、称取10mg标准物质时,因取用量少,且容量瓶口径小,一般用一次性吸管,将细端剪出凹槽,用其作为药匙使用;


3、标准物质取出后应先恢复至室温再进行称量;同理,储备液及工作液也应取出恢复室温后再开始使用;


4、标准物质开封后,应在瓶身标注编号及开封日期;


5、配置溶剂选取色谱纯;


6、最先考虑直接称量法,因其误差最小;


7、稀释标液时,移液体积不小于10微升;


8、标准物质配置过程中应及时认真填写标准物质配置记录及储备液稀释记录,保证其配置的标液相关信息以及浓度与填写的记录一致;


9、标签内容应标明:标准物质编号及中文,浓度,有效期及配置日期,配置人。


10、在配置易挥发标准物质时,称量样品质量不小于100Mg,以减少误差。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