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蓝莓
蓝莓在北京地区春栽秋栽均可,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苗木萌发前(3月中旬~4月上旬),以土壤10cm~20cm地温稳定在10oc以上为春栽的适宜时期;秋栽在苗木质化后至土壤结冻前(10月~11月)为好。次期间以早栽为好,苗木失水少,易于成活,来年春发芽早,生长快。掌握在土壤结冻前一个月最佳,但在北方秋栽苗木易"抽条"。地上部分剪留20cm~30cm,秋栽后埋土越冬。
据当地降水量。雨水充沛,在垄上开穴;雨水偏少,在垄内开穴,行株距一般2.5m×0.8m(或2m×1m),亩栽330株。平栽穴栽的,穴深长宽各30cm。土壤较肥沃,可适当降低密度;土壤较贫瘠,可适当加大密度。大田栽植可等行等穴,也可大小行等株栽植,大行3.5m,小行0.6,株距0.4m,每亩控制在600~1000株。栽前苗根部浸水12~24小时,以保树苗体内有充足的水分。穴内加入有机复合肥50g,与土壤混匀,使根系舒展栽入,深埋浅根,根茎与地表平齐,踩实浇透水,待水渗下后覆一层疏散表土。
为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要勤浇、少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带盆叶苗,在采取遮阳网、并保持土壤湿润的条件下,也可变季节种植。为提高单位效益,土壤较肥沃地块,在行间可进行一些喜荫矮作物(一般低于30cm)套种。如花生、叶菜、白菜、萝卜等。
蓝莓肥水管理。第一次是在开花后至幼果形成期,以氮肥为主;第二次是果实形成后,以磷钾为主。
施基肥宜在早秋,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也可加入适量有机化肥。施基肥距植株40-60cm一侧与土拌和施用。施用化肥时,土壤要有充足的水分,化肥距植株50cm一侧施用约0.3kg的即可。果期喷施叶面肥。专家建议,采用林肥和微生物菌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法,有利于丰产和改良土壤、提高果品质量和甜度。为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最好不使用化肥。可采用古老的方法:如将稍次黄豆(降低成本)用开水浸泡(防出芽)至膨胀(宜腐烂),掺入富含磷、钾和具有杀菌作用的草木灰,在离植株30cm处,开一环形沟,点10~20个豆,增加肥力。
蓝莓喜湿润,耐旱不耐涝,忌水渍。天旱浇水时,土壤湿度60%、深度达到40cm即可,以适量多次为宜。夏季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4点气温下降以后。原则是旱能浇,涝能排。在北方入冬前浇一次封冻水。
同时在行间种植高蛋白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白三叶等,可以使天敌在有益杂草上比害虫早发生1~2代。当害虫在蓝莓上发生时,其天敌就可以控制其发展。到6月份,有益杂草"完成任务"死亡,这些害虫的天敌转移到豆科牧草上继续繁衍,使害虫始终得不到充分发展,也就形不成危害。
大部分蓝莓品种在北方越冬时需要埋土防寒。
定植第二年匍匐型和半直立 型品种需搭架,所需架材比葡萄架造价节省。树莓比较抗病,病害较少。主要是茎腐病,其次是白粉病。病虫害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高效、无公害、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农药,灵活及时处理。。
茎腐病 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随病部扩展,叶片、叶柄变黄,枯萎,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方法:生长期内,喷施甲基托布津500倍液2~3次预防;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白粉病 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卷曲;有时叶片并不显现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渍浸状斑点;被害新梢尖呈细长鼠尾状。严重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会侵染。 防治方法:生长期内,喷施2%农抗120水剂150~2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2~3次预防;秋季清扫园地,将病叶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虫害 柳蝙蝠蛾 卵5月开始孵化,幼虫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易折断而死亡。防治方法:5月至7月在幼虫活动期喷施菊酯类药物2~3次,控制虫害;被害枝10月羽化以前剪除销毁。早春展叶期喷施菊酯类药物杀死幼虫;秋季清扫园地,将结果母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另外注意自然灾害:日灼。蓝莓多在我国北方栽培,其耐寒性较强,不易遭受晚霜及早霜的伤害,但在果实成熟的7月~8月份,正是我国北方高温多雨季节,果实可遭受日灼,一般顶花序的先端1~2个果易于受害。
防治方法?基生枝剪留不要过长,调整好结果母枝密度,使果实不要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 毛明回答:
- 2008-07-21 11:06
- sxz121801回答:
- 2008-07-14 17:32
蓝莓绿枝扦插的操作技术要点
绿枝扦插主要应用于兔眼蓝莓、矮从蓝莓和高丛蓝莓中硬枝扦插生根困难的品种,这种方法相对于硬枝扦插要求条件严格,且由于扦插时间晚,入冬前苗木生长较弱,因而容易造成越冬伤害。但绿枝扦插生根容易,可以作为硬枝扦插的一个补充。
1 剪取插条时间
剪取插条是在生长季进行,由于栽培区域气候条件的差异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从枝条的发育来判断。比较合适的时期是在果实刚成熟期,此时产生二次枝的侧芽刚刚萌发。另外的一个判断标志是新梢的黑点期,此时新梢处于暂时停长阶段。在以上时期剪取插条生根率可达 80%~100%,过了此期后剪取插条生根率大大下降。
在新梢停止生长前约1个月剪取未停止生长的春梢进行扦插不但生根率高,而且比夏季剪插条多1个月的生长时间,一般到6月末即已生根。用未停止生长的春梢扦插,新梢上尚未形成花芽原始体,第二年不能开花,有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而夏季停止生长时剪取插条,花芽原始体已经形成,往往造成第二年开花,不利于苗木生长。因此,当春梢一形成时即可剪取插条。
插条剪取后立即放入清水中,避免捆绑、挤压、揉搓。
2 插条准备
插条长度因品种而异,一般至少留4~6片叶,插条充足时可留长些,如果插条不足可以采用单芽或双芽繁殖,但以双芽较为适宜,留双芽既可提高生根率,又可节省材料。扦插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可以去掉插条下部1-2片叶。枝条下部插入基质,枝段上的叶片去掉,有利于扦插操作。但去叶过多影响生根率和生根后苗木发育。
同一新梢不同部位作为插条生根率不同,基部作插条生根率比中上部低。
3 生根促进物质的应用
蓝莓绿枝扦插时用药剂处理可大大提高生根率。常用的药剂有萘乙酸、吲哚丁酸及生根粉。采用速蘸处理,浓度为萘乙酸500~1000mg/L、吲哚丁酸2000~3000mg/L、生根粉1000mg/L可有效促进生根。
4 扦插基质
在美国蓝莓产区,最常用的扦插基质是草炭:河沙(1:1)或草炭:珍珠炭(1:1),也可单纯用草炭扦插。我国蓝莓育苗中采用的最理想的基质为草炭。草炭作为扦插基质有很多优点,草炭疏松,通气好,而且为酸性,营养比较全,作为扦插基质时由于酸性,可抑制大部分真菌。扦插生根后根系发育好,苗木生长快。另外,土壤中的土著菌根真菌对生根和苗木生长也有益处。利用河沙、珍珠炭、锯末等混合基质生根率低,而且生根过程中易受到真菌侵染,苗木易腐烂,生根后由于基质营养不足、PH值偏高等问题,苗木生长较差。利用锯末、河沙作基质生根率较高,但生根后需要移苗,比较费工,而且移苗过程中容易伤根,造成苗木生长较弱。
5 苗床的准备
苗床设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在地上平铺厚15cm、宽1m的苗床,苗床两边用木板或砖挡住,也可用育苗塑料盘,装满基质。扦插前将基质浇透水。
在温室或大棚内最好装置全封闭弥雾设备,如果没有弥雾设备,则需在苗床上扣高0.5cm的小拱棚,以确保空气湿度。
如果有全日光弥雾装置,绿枝扦插育苗可直接在田间进行。
6 扦插及插后管理
苗床及插条准备好后,将插条用生根药剂速蘸处理,然后垂直插入基质中,间距以5×5cm为宜,扦插深度为2~3个节位。
插后管理的关键是温度和湿度控制。最理想的是利用自动喷雾装置,利用弥雾调节湿度和温度。温度应控制在22~27℃之间,最佳温度为24℃。
如果是在棚内设置小拱棚,需人工控制温度,为了避免小拱棚内温度过高,需要用竹帘半遮阴。生根前需每天检查小拱棚内温度和湿度,尤其是中午,需要打开小拱棚通风降温,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死亡。当生根之后,小拱棚撤去,此时浇水次数也适当减少。
及时检查苗木是否有真菌侵染,发现时将腐烂苗拔除,并喷600倍多菌灵杀菌,控制真菌扩散。
7 促进绿枝扦插苗生长技术
扦插苗生根后(一般6~8周),开始施肥,施入完全肥料,溶于水中以液态浇入苗床,浓度为3%~5%,每周施入1次。
绿枝扦插一般在6~7月进行,生根后到入冬前只有1~2个月的生长时间。入冬前,在苗木尚未停止生长时,为温室加温,利用冬季促进生长。温室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4℃,晚上不低于16℃。
8 移栽 当年生长快的品种可于7月末将幼苗移栽到营养钵中,营养土按马粪:草炭、园田土;1:1:1比例配制,并加入硫黄粉1000g/m3。
9 休眠与越冬 越冬苗需入窖保存。这期间注意保湿防鼠。
1 剪取插条时间
剪取插条是在生长季进行,由于栽培区域气候条件的差异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从枝条的发育来判断。比较合适的时期是在果实刚成熟期,此时产生二次枝的侧芽刚刚萌发。另外的一个判断标志是新梢的黑点期,此时新梢处于暂时停长阶段。在以上时期剪取插条生根率可达 80%~100%,过了此期后剪取插条生根率大大下降。
在新梢停止生长前约1个月剪取未停止生长的春梢进行扦插不但生根率高,而且比夏季剪插条多1个月的生长时间,一般到6月末即已生根。用未停止生长的春梢扦插,新梢上尚未形成花芽原始体,第二年不能开花,有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而夏季停止生长时剪取插条,花芽原始体已经形成,往往造成第二年开花,不利于苗木生长。因此,当春梢一形成时即可剪取插条。
插条剪取后立即放入清水中,避免捆绑、挤压、揉搓。
2 插条准备
插条长度因品种而异,一般至少留4~6片叶,插条充足时可留长些,如果插条不足可以采用单芽或双芽繁殖,但以双芽较为适宜,留双芽既可提高生根率,又可节省材料。扦插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可以去掉插条下部1-2片叶。枝条下部插入基质,枝段上的叶片去掉,有利于扦插操作。但去叶过多影响生根率和生根后苗木发育。
同一新梢不同部位作为插条生根率不同,基部作插条生根率比中上部低。
3 生根促进物质的应用
蓝莓绿枝扦插时用药剂处理可大大提高生根率。常用的药剂有萘乙酸、吲哚丁酸及生根粉。采用速蘸处理,浓度为萘乙酸500~1000mg/L、吲哚丁酸2000~3000mg/L、生根粉1000mg/L可有效促进生根。
4 扦插基质
在美国蓝莓产区,最常用的扦插基质是草炭:河沙(1:1)或草炭:珍珠炭(1:1),也可单纯用草炭扦插。我国蓝莓育苗中采用的最理想的基质为草炭。草炭作为扦插基质有很多优点,草炭疏松,通气好,而且为酸性,营养比较全,作为扦插基质时由于酸性,可抑制大部分真菌。扦插生根后根系发育好,苗木生长快。另外,土壤中的土著菌根真菌对生根和苗木生长也有益处。利用河沙、珍珠炭、锯末等混合基质生根率低,而且生根过程中易受到真菌侵染,苗木易腐烂,生根后由于基质营养不足、PH值偏高等问题,苗木生长较差。利用锯末、河沙作基质生根率较高,但生根后需要移苗,比较费工,而且移苗过程中容易伤根,造成苗木生长较弱。
5 苗床的准备
苗床设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在地上平铺厚15cm、宽1m的苗床,苗床两边用木板或砖挡住,也可用育苗塑料盘,装满基质。扦插前将基质浇透水。
在温室或大棚内最好装置全封闭弥雾设备,如果没有弥雾设备,则需在苗床上扣高0.5cm的小拱棚,以确保空气湿度。
如果有全日光弥雾装置,绿枝扦插育苗可直接在田间进行。
6 扦插及插后管理
苗床及插条准备好后,将插条用生根药剂速蘸处理,然后垂直插入基质中,间距以5×5cm为宜,扦插深度为2~3个节位。
插后管理的关键是温度和湿度控制。最理想的是利用自动喷雾装置,利用弥雾调节湿度和温度。温度应控制在22~27℃之间,最佳温度为24℃。
如果是在棚内设置小拱棚,需人工控制温度,为了避免小拱棚内温度过高,需要用竹帘半遮阴。生根前需每天检查小拱棚内温度和湿度,尤其是中午,需要打开小拱棚通风降温,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死亡。当生根之后,小拱棚撤去,此时浇水次数也适当减少。
及时检查苗木是否有真菌侵染,发现时将腐烂苗拔除,并喷600倍多菌灵杀菌,控制真菌扩散。
7 促进绿枝扦插苗生长技术
扦插苗生根后(一般6~8周),开始施肥,施入完全肥料,溶于水中以液态浇入苗床,浓度为3%~5%,每周施入1次。
绿枝扦插一般在6~7月进行,生根后到入冬前只有1~2个月的生长时间。入冬前,在苗木尚未停止生长时,为温室加温,利用冬季促进生长。温室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4℃,晚上不低于16℃。
8 移栽 当年生长快的品种可于7月末将幼苗移栽到营养钵中,营养土按马粪:草炭、园田土;1:1:1比例配制,并加入硫黄粉1000g/m3。
9 休眠与越冬 越冬苗需入窖保存。这期间注意保湿防鼠。
- sxz121801回答:
- 2008-07-14 17:31
蓝莓的苗木定植方法与要点
1、定植时期:春栽和秋栽均可,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则宜早。
2、挖定植穴:定植穴大小因栽培种类而异,兔眼蓝莓应大些,一般1.3×1.3×0.5;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定植穴挖好后,将园土与掺入有机物混匀填回。定植前应进行土壤测试,如缺少某些元素可将肥料一同施入。
3、株行距:兔眼蓝莓常采用2米×4米或1.5米 ×3米;高丛蓝莓为0.6-1.5米×3米,半高丛蓝莓常用1.2米× 2米;矮丛蓝莓0.5-1米×1米。
4、授粉树配置:兔眼蓝莓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可选用高丛蓝莓品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自花结实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或2:1比例栽植。1:1式即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每隔1行或2行等量栽植;2:1式即主栽品种每隔2行定植1行授粉树。
1、定植时期:春栽和秋栽均可,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则宜早。
2、挖定植穴:定植穴大小因栽培种类而异,兔眼蓝莓应大些,一般1.3×1.3×0.5;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定植穴挖好后,将园土与掺入有机物混匀填回。定植前应进行土壤测试,如缺少某些元素可将肥料一同施入。
3、株行距:兔眼蓝莓常采用2米×4米或1.5米 ×3米;高丛蓝莓为0.6-1.5米×3米,半高丛蓝莓常用1.2米× 2米;矮丛蓝莓0.5-1米×1米。
4、授粉树配置:兔眼蓝莓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可选用高丛蓝莓品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自花结实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或2:1比例栽植。1:1式即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每隔1行或2行等量栽植;2:1式即主栽品种每隔2行定植1行授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