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知识堂
怎样鉴别蘑菇?
答案列表
蘑菇属于大型真菌的范畴。其鉴定除了请相应的微生物专家外,自己也可参考相应的真菌鉴定图书或资料。一般需从其子实体的特征对其进行鉴别,包括菌伞、菌褶、孢子的形态和产生方式及个数、菌柄、菌根等方面的特征去进行区别。当然是否可以食用,还是根据文献资料的鉴别的结果来确定,千万不要误食哟
 蘑菇是食用菌中的一大类,它分为野生蕈和人工培植蕈两类。野生蘑菇种类较多,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长位置不同,形态和品种也有所不同。目前人工培植蘑菇的种类日渐增多,市场上深受欢迎的有香菇、平菇、凤尾菇、金针菇等。

良质蘑菇――具有正常食用菌菇的商品外形;色泽与其品种相适应;气味正常,无异味;品种单纯,大小一致,不得混杂有非食用菌、腐败变质菌和虫蛀菌株。

次质蘑菇――具有正常食用菌菇的商品外形;色泽与其品种相适应;气味正常;品种不纯,大小不一致,混杂有其他品种;蕈盖或蕈柄有虫蛀痕迹。
劣质蘑菇
――不具备正常食用菌类的商品外形,或者食用菌株的商品外形有严重缺陷,色泽与其品种不一致,品种不纯,混有非食用菌及腐败变质、虫蛀等菌体,甚至有掺杂的菌株、菌柄、菌盖等物;碎乱不堪,并有杂质

1、常见食用菇鉴别


香菇――正常的香菇体圆齐整,菌伞肥厚,盖面平滑,质干不碎;手捏菌柄有坚硬感,放开后菌伞随即膨松如故;色泽黄褐,菌伞下面的褶褶紧密细白,菌柄短而粗壮;远闻有香气,无焦片、雨淋片、霉变片、虫蛀片和碎屑。
    花菇――伞面上有似菊花样的白色裂纹,色泽黄褐光润;菌伞厚实,边缘下卷,菌裥细密均匀,身干、杂小柄短(菌伞直径23厘米);香气浓郁。
    厚菇――伞面无花纹,呈栗色,略有光泽;肉厚质嫩,朵稍大,边缘破裂较多。

平菇――平顶,呈浅褐色,好的平菇片大,菌伞较厚,伞面边缘完整,破裂口较少,菌裥白色或浅黄色,裥褶均匀,菌柄较短。
    在食用蘑菇中有时也会混有少量有毒蘑菇,只要稍加注意并不难识别。

2、有毒蘑与无毒蘑鉴别


1)色泽鉴别
有毒蘑
――颜色鲜艳,常呈红、绿、黄色,菇中央呈凸起状,菌伞常带有杂色斑点,表面有丝状物或小块的残渣或鳞片,基部多呈红色。
无毒蘑
――一般颜色都不鲜艳,大多数是白色或棕黑色的,菇干较平,伞面光滑并带丝光。
2)分泌物鉴别
有毒蘑
――菇盖或受伤部位常分泌出粘稠浓厚液体,有赤褐色乳汁,有辛辣等异味,菇盖撕裂后容易变色。

无毒蘑――一般较为干燥,折断后分泌出的液体为白色,有特殊香味,菇盖撕裂后一般不变色。
3)外观形态鉴别
有毒蘑
――伞柄上有菇轮,且容易折断,下部有菇托,根部生有囊胞,伞柄很难用手撕开。另外,蘑菇外观比较丑陋,生得奇形怪状者,如茎杆细长或粗长、菇面厚实板硬,象喇叭、象人头、象雨伞等,即使色泽正常,也多属有毒蘑。
无毒蘑
――伞柄上无菇轮,下部无菇托,伞柄易用手撕开。
蘑菇寄生于枯树上或朽根中,种类很多,蕈体与柄通常呈白色,老时为淡黄色,部分为咖啡色,肉质柔软肥嫩,鲜美可口。每当春末初夏和深秋,山野里生出各种蘑菇时,卫生部门常常接到不少由误食蘑菇而中毒的报告,不少误食者还因此丧命。鉴别有毒的蘑菇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的蕈近300种,有毒蘑菇类约80种。常见的有毒蘑菇有绿帽蕈、毒蝇蕈、马鞍蕈等,外形特点大多是颜色鲜艳,伞盖和茎上有斑点、疵点,茎折断后流浆、发粘,伞盖肉质呈薄片形。但也有些毒蕈无上述特点,如白毒伞,颜色并不鲜艳,须仔细鉴别。目前对于有毒蘑菇的鉴别,尚无可靠的简易办法。因此,为预防毒蕈中毒,最根本的办法是不要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无识别毒蘑菇经验的人,千万不要自采蘑菇。
1、看颜色。一般有毒蘑菇的颜色,较可食用蘑菇鲜艳,蘑菇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有毒蘑菇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蘑菇则有蘑菇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查虫蛀。将虫子人为地放在蘑菇上,凡有虫蛀的蘑菇一般无毒;无虫蛀的蘑菇则可能有毒。

3、变色试验。有毒蘑菇煮熟后遇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葱蒜变蓝色或褐色,则可能有毒。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蘑菇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找农业系统的蘑菇方面的农艺专家鉴定吧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