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知识堂
如何为温室草莓施肥?
答案列表
草莓拱棚半促成栽培,一般可比露地早熟20―30天,亩产一般可达2000公斤左右,比露地高20%―30%。提早收获量约占总产量的70%左右。该技术的要点是:?

一、园地选择:计划进行拱棚栽培的草莓园,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疏松透气的壤土或沙壤土上,如在山区建园,利用山脚梯田栽种,早熟效果更好。前茬作物以蔬菜、小麦、玉米等为宜。为防止草莓土传病害的发生,园地还应无草莓种植史,如为老草莓产区、园地均有草莓种植史,应注意前茬草莓种植至今应间隔10年以上,如间隔10以内,应进行土壤消毒;否则不能进行草莓栽培。?

二、施肥整地:园地选好后,要彻底清除杂草,深翻园地,防治地下害虫。翻耕深度为20―30厘米,因为草莓的根系大都分布在此土层内,结合翻耕施足底肥,每亩可施入优质猪圈粪5000公斤以上,三元素复合肥40-50公斤。为防止地下害虫为害,翻耕前还应撒施辛拌磷每亩3―4公斤。翻耕后,耙平盖实,做到上暄下实,细碎平整。?

三、做畦:草莓的做畦方式有两种:北方露地一般做平畦,温室栽培一般做高畦, 南方雨水大,露地也多做成高畦。平畦的规格为宽1.5―3米,畦埂高20厘米,畦长50米左右,平畦的优点是保墒性好,但缺点是易发生病害。高畦的规格一般为:畦面宽50―60厘米,畦沟顶宽40厘米,畦埂高25厘米。高畦的优点是温度高,利用畦沟浇水,水分通过高畦两侧渗入畦中,畦面仍保持松软透气,有利于草莓的生长生育,浇水后不浸果,减少了烂果的泥水污染,提高了果实的品质。但我国北方栽后由于高温干旱,容易出现成活率低的问题,为保证成活率,可采取带土移栽的措施。?

四、品种选择:适宜拱棚半促成栽培的品种应是深休眠或中等休眠的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全明星,吐特拉,新世纪,哈尼,保交早生,丽红,早红光等品种。因草莓品种有很强的区域性,各地在发展时应进行引种试验。?

五、秧苗选择:为了保证草莓的生产丰收、栽植用苗应选择专用苗圃培育壮苗,标准是:3―5枚已展开的新叶,根茎粗0.8―1.2厘米,苗重10克以上,叶柄短粗,根系多而粗的匍匐茎苗,并要求没有病虫害。?

六、栽植时期:我国北方一般在秋季栽植,此期栽后草莓有一段较长的生长时期,在低温短日照的条件下可形成饱满的花芽。第二年能获得可观的产量。根据多年的栽培试验,一般在8月上中旬为宜,以南地区可适当晚栽,从北地区可适当早栽。?

七、栽植方法:正确的栽植是提高草莓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草莓对栽植深度要求较为严格,栽植过深、苗心易被土埋住,造成秧苗腐烂,栽植过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易引起秧苗干枯死亡。合理的深度应使苗心的基部与地面平齐。为保证合理的栽植深度,栽植时可采取深开沟,浅栽苗的办法。首先将苗放在沟内培土,然后将苗提到合适的深度再用手将土按实。为了保证第二年丰产丰收。栽植时应掌握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每亩定植1万株左右为宜。秧苗较差时,可适当增加栽植密度。每亩栽到1.2―1.4万株。在高畦栽植时,为便于采收,防止烂果,栽植时,要求同一行植株的花序在同一行间的方向,由于草莓的花序均从弓背方向离心伸出,因此,要求栽植时草莓的弓背均朝向畦沟。

草莓栽植的成活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为提高草莓的栽植成活率,生产上可采取带土移栽,遮荫覆盖及选择雨天或在晴天的傍晚栽植等措施。?

八、栽后管理:草莓栽后首先应浇稳苗水。并要浇透,在栽植面积较大时,应边栽植边灌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可2―3天或4―5天浇一次水,连续浇2―3次水,在土壤湿度合适时,一般幼苗定植后第二天心叶就立起来。3―4天就陆续长出新根。如浇水不及时或浇水不足,根系会变黑造成死苗。?

草莓栽植成活后,在幼苗长出2―3片新叶并展开时,可剪除干枯的老叶,病虫叶等。并施一次三元素复合肥钾宝15―20公斤,施肥的方法是采用浅沟施或穴施。这样不但可避免烧苗现象,还可提高施肥效果。施肥后要浇水,以后土壤见干时再浇水。这次追肥如时间过早及施肥量过大会造成灼伤幼苗,过晚对前期促进作用小,对成花不利,对抽生的匍匐茎要及时摘除。有利于节省养分。促进花芽形成。?对草莓栽植晚,或缓苗时期长、长势弱的秧苗,为促进苗齐苗壮,可结合追肥进行叶面喷肥2―3次,喷肥时期可自叶片展开2―3片时进行,喷肥的种类可选用高产素500―600倍,每隔7―10天进行一次,此期喷肥可结合喷药防治病虫同时进行。?

九、越冬前的管理,草莓经几次霜冻锻炼以后,在立冬前,首先要追一次草莓专用肥或三元素复合肥每亩30―40公斤,开沟施入,然后灌一次水。当土壤表层不再泥泞时,进行植株管理,首先清除老叶、病叶,每株保留3―4片比较适宜。然后是清理苗心,将淤心苗、深栽苗进行最后一次清理,并将园地整理干净,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可进行一次病虫防治工作,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或2?5%的功夫乳油与75%的草代合剂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混合喷施,喷药的方法是植株的叶片正反面,苗心及园地土壤表面。这次喷药要求均匀喷布。?

十、冬天管理:进入冬季后,草莓也进入了休眠期,此时可以建棚,为了便于操作,减少用工,建棚一般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建棚前首先要根据畦宽设计好拱棚的跨度,一般跨度在3―6米为宜,如建造6―10米的大型拱棚,要注意多加立柱,3―6米的拱棚可用1―3行立柱,6―10米的大型拱棚宜用3―5行立柱。?

建棚时,可根据地块的走向进行建棚,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的棚均可。但南北方向的棚由于采光均匀,成熟更加一致。棚体长度一般50米左右,对过长的为保证栽培效果,可分为两个棚,中间留3米。?棚的骨架建好后,可在初冬或早春进行扣棚,但初冬扣棚后,由于地温高于早春扣棚的,因此早熟效果更好。?

扣棚保温的塑料薄膜种类很多,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聚乙烯薄膜、聚乙烯无滴膜、聚氯乙烯无滴膜三种,这三种棚膜以第三种升温保温早熟效果最好。

十一、扣棚后的管理:扣棚后,由于草莓正在休眠,处于停止生长状态,此时为了增强保温效果,须覆盖一层无色地膜。早春时节,随着棚温的不断升高,万物开始复苏、草莓也开始生长。当草莓长出2―3枚新叶时,可以将地膜撤除,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也可以不撤地膜,而是割破地膜,将草莓从膜下接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保湿,还可以提高草莓的果实品质,防止烂果的发生。?

拱棚草莓的日常管理是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在开花前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开花期间到果实膨大期间一般适宜温度为20―25℃,最高不超过30℃,当温度过高时必须进行放风降温。前期放风可在中午进行,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放风时间要逐渐延长,前期放风时,将棚两头的棚膜要由低到高掀起,温度降不下来时,还应将一侧的棚膜打开放地风。放风时要注意不要放风过急,当温度过高,出现35℃―40℃的高温时,须逐渐降温,否则由于植株的新叶对温度的骤变不适应,易出现干叶现象。?

草莓大量座果以后,为了促进果实膨大,可开沟追施一次草莓专用肥或钾宝,每亩10―15公斤,追肥后灌一次小水。为了预防草莓灰霉病,疫霉病的发生,灌水宜在草莓由青变白时进行,灌水前后还应用百菌清或速克灵烟剂进行密闭熏蒸杀菌,也可以用上述药剂的可湿性粉剂或农利灵等进行喷雾防病。?

经过一个冬春的管理,进入四月份以后,当草莓着色八、九成时,就到了成熟采收的季节,草莓成熟以后,一般每天采摘一次,当草莓采摘一段时间,可结合浇水,再追肥一次三元素复合肥或钾宝。每亩10―15公斤,以利于后期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和质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入五月份以后,草莓采摘后期,可以撤除棚膜。?
草莓是喜肥植物,对肥料数量的需求随着生长时期变化而不同,但应以一次性基肥施入为主。生长季节追施速效化肥,以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发育,获得较高产量。草莓对氮、钾肥的吸收量与磷肥相比略多,但磷肥易被土壤固定,难于吸收,所以,在施肥比例上磷肥应高于氮、钾肥。基肥以优质有机肥为主,施少量的速效性化肥,但草莓是忌氯作物,施化肥时不能用含氯的化肥。

  设施草莓结果期长达半年,为了使温室草莓在采收期内获得最佳营养质量,保持不疯长、不早衰,持续优质高产,在施肥上应掌握适氮增磷钾的原则。

  一、基肥

  为了培肥地力,熟化土壤,草莓定植前要将土壤深耕25-35厘米,并结合耕翻亩施商品有机肥450-500公斤或优质农家肥3500-4000公斤,尿素5-6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5-6公斤。

  二、追肥

  为了满足开花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一般在草莓开始生长之后至开花期前,亩施尿素9-10公斤,硫酸钾4-6公斤;浆果膨大期追肥:一般亩施尿素11-13公斤,硫酸钾7-8公斤。草莓大量结果后,植株体内养分缺乏,为了尽快恢复植株生长,多形成新叶新根,可根据需要进行追肥。

  三、根外追肥

  可以根据草莓长势情况,采用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方法进行辅助施肥。花期前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3-4次或0.3%硼砂,可提高坐果率,并可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单果重。初花期和盛花期喷0.2%硫酸钙加0.05%硫酸锰,可提高产量及果实贮藏性能。另外,叶面肥的喷施宜选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因为中午蒸发量大,易引起草莓肥害。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