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氮肥用量:合理的氮肥用量,除了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外,对蔬菜的品质也有一定改善,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氮肥种类上应适当控制氮素化肥用量,适宜的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例为1:1。在品种上应选用低硝氮肥氯化铵,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在氮肥分配上应采用“攻头、控尾”施氮技术,生长后期不施速效氮肥,短期菜氮素的70%作基肥。在施用方法上采取基肥深施,种肥底施,追肥沟施或穴施。
2、增施磷钾肥:磷肥,可为蔬菜提供磷素养分,还能抑制重金属镉、铅、锌、砷的活性,降低毒性,减轻危害。钾肥,可使蔬菜中硝酸盐积累降低,提高蔬菜品质。蔬菜施用钾肥后,果实中维生素C和糖分的含量明显提高,同时贮藏耐久性能也提高;在施氮磷肥基础上配施钾肥,可使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2.9%~237.2%,青菜的硝酸盐降低28.2%,生菜的硝酸盐降低12.0~217.4%,芹菜的硝酸盐降低量随施钾量的升高面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比例一般短期菜以1:0.2:0.5,长期菜以1:0.5:0.6为宜。
3、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络合能力,从而可有效遏制镉、镜对蔬菜作物的毒害;同时还可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据测定施有机肥比施化肥硝酸盐硝酸盐催化剂45%左右,如芹菜施有机肥硝酸盐含量为744毫克/公斤,施用有机肥比化肥硝酸盐含量降低49.7%。因此增施有机肥可降低蔬菜和土壤的污染。
4、套种绿肥:套种豆科绿肥如苕子、苜蓿等, 获得较为丰富的氮素资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经过微生物的活动和分解,可性状土壤的团粒结构,是达到土壤肥力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5、平衡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以及不同蔬菜吸肥特点,合理科学施用化肥,使用专用肥,采用根外追肥技术。如喷施钼肥可使生菜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4.8%~228.1%,大白菜、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降低50%以上。
- food-110回答:
- 2010-01-13 17:33
- 吴问立回答:
- 2009-12-22 14:54
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各种污染及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人们食用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蔬菜。生产无公害蔬菜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特别是怎样做到科学施肥。下面从4个方面简要说明:
一、无公害蔬菜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的施用,如确实需要,可以有限度有选择地施用部分化肥。
1、以符合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要求》(GB18406.1-2001)为原则。施肥不应造成环境污染,并兼顾高产高效益。
2、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重视优质有机肥的施用,合理配施化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低于1:1,用地养地相结合。
3、平衡施肥的原则。以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蔬菜需肥规律为依据,按照平衡施肥的要求确定肥料的施用量。虽然各地都有相应标准予以规定,但一般不会超出以下原则:最高无机氮养分施用限量为225千克/公顷,而无机磷肥、钾肥施用量则视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为准。在忌氯蔬菜上禁止使用含氯化肥;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不得施用硝态氮肥。
4、营养诊断追肥的原则。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营养特点和土壤、植株营养诊断进行追肥,以及时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要。对于一次性收获的蔬菜,特别是叶菜类,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氮肥;对于连续结果的蔬菜,追肥次数不要超过4~5次。
二、无公害蔬菜施肥种类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允许使用的肥料类型和种类有:
1、优质有机肥。如堆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施用前应充分腐熟。
2、生物菌肥。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3、无机肥料。如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既不含氯、又不含硝态氮的氮磷钾化肥,以及各地生产的蔬菜专用肥。
4、微量元素肥料。即以铜、铁、硼、锌、锰、钼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
5、其它肥料。如骨粉、氨基酸残渣、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
三、全面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为降低污染,充分发挥肥效,应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即根据蔬菜营养生理特点、吸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确定有机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做到对症配方,对症施用。具体应包括肥料的品种和用量;基肥、追肥比例;追肥次数和时期;以及根据肥料特征采用的施肥方式。配方施肥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施肥技术。
四、无公害蔬菜施肥中的注意事项
1、有机肥如人粪尿、厩肥等要充分发酵腐熟,并且追肥后要浇清水冲洗。
2、化肥、蔬菜专用肥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养分挥发,延长供肥时间,提高肥料利用率。早施则利于植株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轻硝酸盐等有毒物积累。一般铵态氮施于6厘米以下土层,尿素施于10厘米 以下土层,磷钾肥施于15厘米以下土层,蔬菜专用肥施于15厘米以下土层。
3、根据蔬菜种类和栽培条件灵活施肥,不同类型的蔬菜,硝酸盐的累积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是叶菜高于瓜菜,瓜菜高于果菜。另外,同一种蔬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异,一般高温强光下,硝酸盐积累少。反之,低温弱光下,硝酸盐大量积累。在施肥过程中,应考虑蔬菜的种类、栽培季节和气候条件等,掌握合理的化肥用量,确保硝酸盐含量在无公害蔬菜的规定范围之内。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各种污染及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人们食用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蔬菜。生产无公害蔬菜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特别是怎样做到科学施肥。下面从4个方面简要说明:
一、无公害蔬菜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的施用,如确实需要,可以有限度有选择地施用部分化肥。
1、以符合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要求》(GB18406.1-2001)为原则。施肥不应造成环境污染,并兼顾高产高效益。
2、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重视优质有机肥的施用,合理配施化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低于1:1,用地养地相结合。
3、平衡施肥的原则。以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蔬菜需肥规律为依据,按照平衡施肥的要求确定肥料的施用量。虽然各地都有相应标准予以规定,但一般不会超出以下原则:最高无机氮养分施用限量为225千克/公顷,而无机磷肥、钾肥施用量则视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为准。在忌氯蔬菜上禁止使用含氯化肥;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不得施用硝态氮肥。
4、营养诊断追肥的原则。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营养特点和土壤、植株营养诊断进行追肥,以及时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要。对于一次性收获的蔬菜,特别是叶菜类,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氮肥;对于连续结果的蔬菜,追肥次数不要超过4~5次。
二、无公害蔬菜施肥种类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允许使用的肥料类型和种类有:
1、优质有机肥。如堆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施用前应充分腐熟。
2、生物菌肥。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3、无机肥料。如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既不含氯、又不含硝态氮的氮磷钾化肥,以及各地生产的蔬菜专用肥。
4、微量元素肥料。即以铜、铁、硼、锌、锰、钼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
5、其它肥料。如骨粉、氨基酸残渣、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
三、全面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为降低污染,充分发挥肥效,应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即根据蔬菜营养生理特点、吸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确定有机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做到对症配方,对症施用。具体应包括肥料的品种和用量;基肥、追肥比例;追肥次数和时期;以及根据肥料特征采用的施肥方式。配方施肥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施肥技术。
四、无公害蔬菜施肥中的注意事项
1、有机肥如人粪尿、厩肥等要充分发酵腐熟,并且追肥后要浇清水冲洗。
2、化肥、蔬菜专用肥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养分挥发,延长供肥时间,提高肥料利用率。早施则利于植株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轻硝酸盐等有毒物积累。一般铵态氮施于6厘米以下土层,尿素施于10厘米 以下土层,磷钾肥施于15厘米以下土层,蔬菜专用肥施于15厘米以下土层。
3、根据蔬菜种类和栽培条件灵活施肥,不同类型的蔬菜,硝酸盐的累积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是叶菜高于瓜菜,瓜菜高于果菜。另外,同一种蔬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异,一般高温强光下,硝酸盐积累少。反之,低温弱光下,硝酸盐大量积累。在施肥过程中,应考虑蔬菜的种类、栽培季节和气候条件等,掌握合理的化肥用量,确保硝酸盐含量在无公害蔬菜的规定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