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枯梢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第1年3月份,当月平均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产生子囊壳,4月下旬子囊孢子成熟并释放,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直接侵入新竹。潜育期1―3个月。病害发生轻重,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林间病竹的数量 病菌在林间病竹中存活时间较长,但以前2年的病竹枯枝产生子囊孢子的比率最高,约60―90%,前1年和前3年的次之,前4―5年的极少。故前1―3年的病竹越多,病原菌的基数越大,发病则重,反之,则轻。
2. 气候因素 病菌的孢子释放期可从4月下旬至10月份,但毛竹的感病期即新竹放枝展叶期只有一个月左右,即从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若此间降雨频繁,林间湿度大,光照少,有利于孢子释放、传播、侵入和蔓延,而不利于新竹木质化,故发病重。8月份的高温干旱,降低毛竹的抗病力,将加剧病竹症状的发展。
3. 立地条件 一般处于风口、山顶、海岛、阳坡、林缘、纯林及土壤瘠薄处的竹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 加强检疫,严禁有病母竹进入新区,避免人为传播。
2. 清除竹林内前1―3年病死枯株,钩去病枝病梢,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此项措施应在竹林出笋之前完成,持之以恒,才有良效。对于一些陡坡难以钩梢清除病原的地方,可采取隔断传染源的方法,即在注意保留母竹的前提下,连续一个小年又一个小年的将竹林的青笋和幼竹全部处理做笋干或竹管,造成林内三年没有病竹而隔断传染源,达到防治目的。
3. 病菌侵入期间即从4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百菌清烟剂。
- wuyuling回答:
- 2009-11-16 19:55
- 吴问立回答:
- 2009-11-13 12:17
毛竹枯梢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第1年3月份,当月平均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产生子囊壳,4月下旬子囊孢子成熟并释放,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直接侵入新竹。潜育期1―3个月。病害发生轻重,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林间病竹的数量 病菌在林间病竹中存活时间较长,但以前2年的病竹枯枝产生子囊孢子的比率最高,约60―90%,前1年和前3年的次之,前4―5年的极少。故前1―3年的病竹越多,病原菌的基数越大,发病则重,反之,则轻。
2. 气候因素 病菌的孢子释放期可从4月下旬至10月份,但毛竹的感病期即新竹放枝展叶期只有一个月左右,即从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若此间降雨频繁,林间湿度大,光照少,有利于孢子释放、传播、侵入和蔓延,而不利于新竹木质化,故发病重。8月份的高温干旱,降低毛竹的抗病力,将加剧病竹症状的发展。
3. 立地条件 一般处于风口、山顶、海岛、阳坡、林缘、纯林及土壤瘠薄处的竹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 加强检疫,严禁有病母竹进入新区,避免人为传播。
2. 清除竹林内前1―3年病死枯株,钩去病枝病梢,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此项措施应在竹林出笋之前完成,持之以恒,才有良效。对于一些陡坡难以钩梢清除病原的地方,可采取隔断传染源的方法,即在注意保留母竹的前提下,连续一个小年又一个小年的将竹林的青笋和幼竹全部处理做笋干或竹管,造成林内三年没有病竹而隔断传染源,达到防治目的。
3. 病菌侵入期间即从4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百菌清烟剂。
1. 林间病竹的数量 病菌在林间病竹中存活时间较长,但以前2年的病竹枯枝产生子囊孢子的比率最高,约60―90%,前1年和前3年的次之,前4―5年的极少。故前1―3年的病竹越多,病原菌的基数越大,发病则重,反之,则轻。
2. 气候因素 病菌的孢子释放期可从4月下旬至10月份,但毛竹的感病期即新竹放枝展叶期只有一个月左右,即从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若此间降雨频繁,林间湿度大,光照少,有利于孢子释放、传播、侵入和蔓延,而不利于新竹木质化,故发病重。8月份的高温干旱,降低毛竹的抗病力,将加剧病竹症状的发展。
3. 立地条件 一般处于风口、山顶、海岛、阳坡、林缘、纯林及土壤瘠薄处的竹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 加强检疫,严禁有病母竹进入新区,避免人为传播。
2. 清除竹林内前1―3年病死枯株,钩去病枝病梢,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此项措施应在竹林出笋之前完成,持之以恒,才有良效。对于一些陡坡难以钩梢清除病原的地方,可采取隔断传染源的方法,即在注意保留母竹的前提下,连续一个小年又一个小年的将竹林的青笋和幼竹全部处理做笋干或竹管,造成林内三年没有病竹而隔断传染源,达到防治目的。
3. 病菌侵入期间即从4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百菌清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