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知识堂
怎样防治茄子黄萎病?
答案列表
茄子黄萎病一般多在门茄坐住后开始发病,发病植株大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变黄,遇天气干旱或晴天中午前后表现萎蔫,但早晚恢复正常。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半边或整个叶片变黄。至发病后期,病叶由黄变褐,有的叶缘向上卷曲,萎蔫下垂或脱落,严重的病株叶片全部脱光,只剩茎杆。

  茄子黄萎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据调查:一般连作地块,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肥力不足的地块发病重;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幼嫩的和施用未经腐熟的带菌残株有机肥的发病重;灌水后放风不及时的发病重。此外,起苗带土少,伤根多,定植过早,栽苗过深等都会加重发病程度。茄子黄萎病的具体防治措施是:

  一、处理种子

  播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

  二、加强栽培管理

  深耕,增施肥料。茄子是深根作物,应逐年加深耕层,并增施有机肥,使25―30厘米处的土层充分熟化,以利茄苗生长,提高抗逆性。所用有机肥,一般以人粪尿最好;其次是各种畜禽混合肥。一般亩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茄子坐果后,追施尿素2―3次,每次10―15公斤,使叶片始终保持绿色。另外,实行4―5年轮作制。对纯菜区轮作有困难的,前茬可栽葱、蒜以减轻受害程度。

  三、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首先拔除,带离田间深埋。病株周围撒生白灰粉,避免田间操作或浇水而引起进一步扩散。药剂防治可用25%抗枯宁1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用药液200ml,隔7―10天再灌一次。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