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知识堂
福寿螺怎样防治?
答案列表
福寿螺的防治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策略上重点突出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二代的发生量,并及时抓好第二代的防治。

 

 1.狠抓冬防,减少冬后残螺量: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是集中消灭的有利时机。因此要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渠,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可用药物进行防治。

 

 2、生物防治:稻田养鸭或养甲鱼等。

 

3、人工捕螺摘卵:这是减少螺量和控制扩散的有效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见效快的特点。尤其是螺害还未大面积扩散之前更易见效。因此,掌握在福寿螺越冬或产卵盛期前,对沟河和农田的成螺,进行人工捕捉。

 

4、药物防治(1)当稻田每m2平均有螺2―3头以上时,应马上防治。在水稻移植后24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667m2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kg,拌细砂5一10kg撒施,施药后保持3―4cm水层3―5天。(2)施用2%三苯醋锡粒剂(TPTA)每公顷每次施用15―22.5kg,于栽植前7天施用,田水保持3cm深约1周。水温高于20℃,可用15kg;低于20℃,可提高用量,但不得超过22.5kg。也可用80%聚乙醛可湿性粉剂(Metaldehyde),每公顷每次1.2kg,于栽植前1―3天,加水稀释,一次施用,田水保持1―3cm深约7天,气温要求高于20℃时施用。(3)每667m2施用8%灭蜗灵颗粒剂1.5―2kg,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kg,于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2―3天后,接触过药剂的福寿螺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防治适期,以产卵前为宜。(4)70%贝螺杀,亩用50克兑水后喷施,防效可达90%以上,但此药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剧毒,对人体粘膜有刺激作用,要小心使用。(5)5%梅塔小颗粒剂,经试验,亩用0.25~0.4公斤在插植当天或次日均匀撒于稻田,毒杀福寿螺的效果可达90%~95%,保苗效果85%以上。施药时田间保持5厘米浅水层,施药后保持水层7天左右,在此期间尽量保持水清澈,这样杀螺效果更佳。注意:这些药剂对鱼虾药害重,施药后在避免药水进入鱼虾塘。

 

来自网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