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窖消毒 在马铃薯产区修建一个马铃薯窖,可用许多年。烂马铃薯、病菌常会残存在窖内,新的马铃薯块入窖初期往往温度较高,湿
度又大,堆放新土豆过程中一旦把病菌带到马铃薯块上就会发病、腐烂,甚至造成“烂窖”。所以新马 铃薯入窖前应把老窖打扫干净,并
用来苏儿喷一遍消毒灭菌,而后贮藏新马铃薯。
2 严格选马铃薯 入窖时严格剔除病、伤和虫咬的块茎,防止入窖后发病。
3 控制堆高 窖内堆放马铃薯块的高度,因品种和窖的条件而不同。地下或半地下窖堆放时,不耐藏的、易发芽的品种堆高为0.5--1
米;耐贮藏、休眠期中等的品种堆高1.5--2米;耐贮藏、休眠期长的品种堆高2--3米。但最高不宜超过3米。同时还要考虑贮藏窖的容积,
贮藏量不能超过全窖容积的2/3,最好为1/2左右,以便管理。沟藏时土豆堆高度以1米左右为宜。
4 控制温、湿度
贮藏初期因马铃薯块刚入窖,窖温和湿度可能高一些,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不会超过20℃,20天后窖温下降。长期贮藏的块茎,温
度在2--4℃之间最合适,这样块茎不会发芽。湿度维持在85%--90%为宜,可使块茎不致抽缩,保持新鲜状态。
5 通风换气 不论固定窖或是沟藏,都必须有通风换气设备。把土豆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使新鲜空气进入马铃薯堆,以保持块
茎的正常生理活动。窖内二氧化碳过多不仅对人进害检查时不安全,而且合影响种马邻薯的发芽率。
6 覆盖散湿 块茎入窖后,在窖温降低时应在马铃薯堆顶部覆盖一层干草或旧麻袋片等,使之吸湿,散发水分,因块茎贮藏期间堆内块茎
呼吸散发的水分常凝结在上层块茎上,即所谓出汗。加覆盖物吸湿散发水分,可防止上层块茎霉烂。
关闭窗口
- xinqunlin回答:
- 2009-06-28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