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伙伴网上有个:
http://www.foodmate.net/tech/zhongzhi/5/108440.html
大棚芹菜斑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芹菜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病”,是大棚芹菜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而又严重。此病在贮运期间还能继续危害。
一、症状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茎。
1、叶片受害,最初产生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后病斑常联合,边缘明显,中央呈黄白色或灰白色,边缘聚生许多黑色小粒点,病斑外常具有一黄色晕圈。一般老叶先发病,后向新叶发展。
2、叶柄或茎受害时,产生油渍状长圆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斑,中央密生黑色小点。
二、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5%以上、但高温干旱而夜间结露、缺肥、缺水和植株生长不良等情况下都易发病。
三、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植株上采种或选用2年以上的陈种子。
2、种子处理。
①晒种。播前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晒2―3天,杀死沾附于种皮上的病菌,提高发芽率;
②温汤浸种。用48℃的温水浸种30分钟,其间不停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温水处理后,用凉水浸泡降温后晾干播种。此法消毒虽然比较彻底,但会使发芽率降低10%,因此,播种时必须增加10%的种子量;
③药剂浸种。用100倍2%农抗120浸种4―6小时或200倍4%农抗120浸种3―4小时,可有效杀死沾附于种皮上和潜伏在种皮内的病原,同时农抗120内含17种氨基酸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可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
④催芽。将处理过的种子用沙布包住在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25―30℃温水淘洗种子两次,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施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发病初及时摘除病叶、脚叶、拔除病残体,集中沤肥或深埋,减少病原菌,保证棚室干净卫生。
4、放风排湿。棚室注意放风降温降温,可控制病害发生。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高于20℃时要及时放风,夜间气温控制在10―15℃,缩小昼夜温差,防止结露。忌大水漫灌。
5、药剂防治。芹菜苗高2―3厘米时,应开始喷药保护,药剂选用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500―600倍液,2%农抗120,200倍液;1:0.5:200倍波尔多液,以后每隔7―10天喷药1次。
- 首席大弟子回答:
- 2009-02-10 14:54
- Emp.回答:
- 2009-02-10 14:46
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叶柄肥大,质脆味甜,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我县西部沙区大棚蔬菜主要以种植西红柿和芹菜为主,但在生产上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常发生一些病虫害,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应加以预防。
一、常见病害
1、芹菜斑枯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褐色,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2、芹菜软腐病:该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产初期。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残留表皮。
3、芹菜早疫病: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染病。染病初期产生黄绿色水渍状斑点,后发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斑,稍凹陷。高温、高湿、多露发病重。
4、芹菜菌核病:芹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芹菜茎和叶柄。从茎或叶柄基部开始出现褐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病部生有棉絮状白色菌丝,病组织逐渐腐烂,无异味,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棚内低温、通风不良、湿度大、种植过密都易于发病。
5、芹菜心腐病(俗称烂心):该病主要在保护地发生。芹菜长至10片真叶以后,沿嫩叶叶缘出现缺绿斑,不久变褐、坏死,严重病株心叶变黄枯死。发病原因主要有二方面:(1)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由于高温、干旱、施肥不当或棚室温度过高,水份缺乏,阻碍根系对钙的吸收,发生烂心;或土壤中氮、钾、镁过多,由于拮抗作用而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2)缺硼烂心。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偏低或由于拮抗作用而使植株不能正常吸收硼素。
二、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津南实芹1号”、“美国西芹”、“夏芹”等。
2、种子处理:无病株采种,播种前用48℃温水浸种30分钟,可有效杀死种子上的病原菌。浸种时不断搅动使之均匀受热,然后将种子投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农业防治: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积累,减轻病情;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度,尽量降低湿度;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并追施或喷施磷钾肥、钙肥和硼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抗病力;合理灌溉,不大水漫灌。
4、药剂防治: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控制,防止蔓延。对斑枯病用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对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30%DT胶悬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对早疫病用77%可杀得500倍液,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对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1000倍液,或50%菌核净1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每7―10天施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到3次。
三、虫害防治
1、蚜虫。蚜虫喜危害多种蔬菜的叶背及嫩茎,繁殖力极强,一旦发生,一般农药很难彻底根治,故应清理田园、使用防虫网、黄板诱杀及农药防治几方面齐头并进。黄板诱蚜:一般每30―50平方米一块,价格便宜,效果较好;化学防治:用25%的阿克泰水散颗粒5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2、蝼蛄:用毒饵防治。饵料(秕谷、麦麸、豆饼、棉籽饼或玉米碎粒)5公斤炒香,而后用90%敌百虫晶体30倍液0.15公斤拌匀、拌潮为度。每亩施用1.5公斤―2公斤,傍晚撒施。
3、根结线虫病:芹菜的根部受害,在侧根和须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植株生长不良,矮小。在土壤温度为20―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线虫繁殖快,容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把上茬有病植株残体和残根彻底清除干净,集中深埋或烧毁。(2)、深翻土壤25厘米,或起土30厘米,施用不带病原的腐熟有机肥。(3)、播种或移栽前用10%益舒丰颗粒剂1000倍液处理土壤;发病初期用1.8%齐螨素乳油4000―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进行防治。
一、常见病害
1、芹菜斑枯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褐色,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2、芹菜软腐病:该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产初期。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残留表皮。
3、芹菜早疫病: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染病。染病初期产生黄绿色水渍状斑点,后发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斑,稍凹陷。高温、高湿、多露发病重。
4、芹菜菌核病:芹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芹菜茎和叶柄。从茎或叶柄基部开始出现褐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病部生有棉絮状白色菌丝,病组织逐渐腐烂,无异味,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棚内低温、通风不良、湿度大、种植过密都易于发病。
5、芹菜心腐病(俗称烂心):该病主要在保护地发生。芹菜长至10片真叶以后,沿嫩叶叶缘出现缺绿斑,不久变褐、坏死,严重病株心叶变黄枯死。发病原因主要有二方面:(1)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由于高温、干旱、施肥不当或棚室温度过高,水份缺乏,阻碍根系对钙的吸收,发生烂心;或土壤中氮、钾、镁过多,由于拮抗作用而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2)缺硼烂心。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偏低或由于拮抗作用而使植株不能正常吸收硼素。
二、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津南实芹1号”、“美国西芹”、“夏芹”等。
2、种子处理:无病株采种,播种前用48℃温水浸种30分钟,可有效杀死种子上的病原菌。浸种时不断搅动使之均匀受热,然后将种子投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农业防治: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积累,减轻病情;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度,尽量降低湿度;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并追施或喷施磷钾肥、钙肥和硼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抗病力;合理灌溉,不大水漫灌。
4、药剂防治: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控制,防止蔓延。对斑枯病用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对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30%DT胶悬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对早疫病用77%可杀得500倍液,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对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1000倍液,或50%菌核净1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每7―10天施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到3次。
三、虫害防治
1、蚜虫。蚜虫喜危害多种蔬菜的叶背及嫩茎,繁殖力极强,一旦发生,一般农药很难彻底根治,故应清理田园、使用防虫网、黄板诱杀及农药防治几方面齐头并进。黄板诱蚜:一般每30―50平方米一块,价格便宜,效果较好;化学防治:用25%的阿克泰水散颗粒5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2、蝼蛄:用毒饵防治。饵料(秕谷、麦麸、豆饼、棉籽饼或玉米碎粒)5公斤炒香,而后用90%敌百虫晶体30倍液0.15公斤拌匀、拌潮为度。每亩施用1.5公斤―2公斤,傍晚撒施。
3、根结线虫病:芹菜的根部受害,在侧根和须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植株生长不良,矮小。在土壤温度为20―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线虫繁殖快,容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把上茬有病植株残体和残根彻底清除干净,集中深埋或烧毁。(2)、深翻土壤25厘米,或起土30厘米,施用不带病原的腐熟有机肥。(3)、播种或移栽前用10%益舒丰颗粒剂1000倍液处理土壤;发病初期用1.8%齐螨素乳油4000―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