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特点:黑斑病主要靠带病种薯传病,其次为病苗,带病土壤、肥料也能传病。用病薯育苗,长出病苗。病菌可直接侵入苗根基,在薯块上主要从伤口侵入,也可通过根眼、皮孔、自然裂口、地下虫咬伤口等侵入。在收获、贮藏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大量伤口,均为病菌入侵创造有利条件。窖藏期如不注意调节温湿度,特别是入窖初期,由于薯块呼吸强度大,散发水分多,薯块堆积窖温高,在有病源和大量伤口情况下,很易发生烂窖。育苗时,主要病源为病薯,其次带菌土壤和带病粪肥,也能引起发病。黑斑病发病温度与薯苗生长温度一致,最适温度为25~
防治方法:(1)培育无病薯苗 种薯经过严格挑选,汰除病、虫、冻、伤薯块,然后进行消毒处理。①温水浸种 用50~54℃温水浸种处理10分钟,适用于北方火炕育苗;②药剂浸种 用80%"402"1500倍液浸种l0分钟,或50%多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5分钟。种薯上床前要施足底肥,浇足水,育苗期注意保温、炼苗,培育无病壮苗。在北方火炕育苗,可采用高温,即在种薯上炕后345天内,将床温提高到35一
(2)栽插无病薯苗 大田栽插时要严格汰除病苗粉剂3000倍液浸薯苗基部(
(3)适时收获,安全贮藏。同贮藏病害。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浸薯苗基部般温床育情,剪苗后浸药
(4)建立无病留种地 黑斑病严重发生区,应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3年代末种过甘薯的地块,采用高剪苗或插春蔓,施无病粪肥、净水,并注意防治地下虫.单收、单运、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