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知识堂
君子兰有哪些常见病害?
答案列表
君子兰为石蒜科君子兰属,是一种比较名贵的花、叶、果并美的观尝花卉。它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土壤要求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盆栽君子兰,最好选用泥盆,盆底多垫碎瓦砾,使之排水畅通。在栽培过程中,许多人常常由于烂根和软腐病的发生,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全株死亡。你所提的问题常有人咨询,现将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作一简单介绍,供种植户参考。     一. 烂根      1.原因.  一是高温环境下土壤持水量过大, 夏季浇水过勤、过多,肉质根长期浸在水中,加之通风不良,造成根系缺氧而烂根。二是肥大烧根,肥料施用过量,烧伤根部,导致烂根。三是长期不换盆土, 导致土壤板结不透气,造成烂根。四是长期干旱肉质根枯萎后,一次性浇水过多,导致根系腐烂。五是土壤不消毒,细菌病害侵蚀肉质根,造成烂根。     2.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肥水管理,在肥料施用上要适量,同时要施用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料,浇水要适度,特别是苗期浇水不要过多。二是及时处理病株,发现病株,首先把植株从盆土中轻轻掘出,扒掉根土,剪掉烂根,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根部,再用细炉灰涂抹伤口,然后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利用紫外线消毒杀菌。如果肉质根己拦掉半数以上, 可栽在细沙中催根,只有少数几条根烂掉, 可直接移栽到经过消毒处理的土壤中,半月内控制浇水,半月后即可发出新根,二个月后可恢复生机。轻度病株也可采用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特别严重的只好及时拔除。      二. 软腐病    病原细菌在土壤或病株残体内越冬,在6-11月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多湿时期,特别在夏季茎心部分淋雨或喷水不慎灌入茎心内部易诱发此病。      1.症状  一般发病率为3―5%,严重的达10%以上,细菌主要危害茎和叶,基部发病从靠近土表的部位开现,叶部受侵后,病部失去光泽,病斑沿叶脉向上迅速扩展,叶片正反两面均呈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叶腐烂变软下垂,严重时全叶腐烂解体呈湿腐。      2.防治措施  一是精心养护,植株放置在通冈处,尽量避免病菌感染。  二是土壤消毒,在移栽前先对栽花盆土进行消毒,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三是病害发生初期,叶面喷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用150―200倍波尔多液控制病情蔓延。或用抗菌素直接涂株治疗。
君子兰的几种常见病,有白绢病、软腐病、炭疽病等。
  (1)白绢病。此病发生时,靠近根部的茎出现水渍状褐色不规则病斑,皮层软腐,随后生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在根际土表蔓延,后期成小菌核,最后成色菜籽状,扩大至整个基部腐烂坏死。
  防治方法:①上盆前,培养土要进行消毒。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将培养土置于60℃的温度下24小时;②经常注意观察土表,发现白色菌线即拣出烧毁,并在病穴四周撒些石灰粉消毒;③发病初期,在植株茎基部及基部周围土壤上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1次,2-3次即可。
  (2)软腐病。病菌常从伤口处侵入。病发时,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成规则病斑,使叶片变成褐色软腐配物,病斑伤口处有菌液流出。
  防治方法:①一旦发现此病,应立即把病株分开,扒开植株周围的培养土,使发病部位露出,掰开腐烂病叶,用消毒刀刮去腐烂部分,日光适当照射,保持通风干燥;②如腐坏植株多,须全部切除罹病组织,用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小时,以清水冲洗晾干,在切口处涂抹草木灰,另换新盆栽植,置于温度不高的通气处; ③药物治疗可用青霉素或链霉素或土霉素加4000-5000倍水溶液喷洒或涂抹病斑,有一定疗效。
  (3)炭疽病。此病多发生在多雨潮湿闷热季节,发病部位多在叶尖和叶片边缘。初期叶片出现湿润状褐色小斑点,接着扩大成椭圆形及同浪头主病斑,周围呈黄色,后期逐渐萎缩干枯。盆土过湿,氮肥过量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①给予花盆以通风和光照良好的环境,盆土只宜潮润,不宜浇水太多太密。增加磷、钾肥,控制氮肥。②发现患病预兆时,应立即用50%的可湿性多菌灵粉剂加800倍水制成溶液,或用60%的炭疽福美加1000倍水的溶液喷洒,约6天喷1次,喷3-5次即可见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