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知识堂
梭鲈如何养殖?
答案列表
梭鲈鱼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原分布于欧洲的咸海、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河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梭鲈抗病能力极强,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超过20.53%,比鳜鱼还高,5种致鲜氨基酸含量也高于虹鳟鱼,食用效果明显好于鳜鱼,有“淡水鱼王”之称。 

    一、形态特征。梭鲈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头小,吻尖,口前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剌。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形尾。腹鳍在胸部稍后于胸鳍。梭鲈的身体浅黄色,腹部呈淡黄色、黄白色或淡青色色调,身体的两侧有大致纵行的黑色不规则色素斑8-12条。 

    二、生活习性。梭鲈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要求水体pH值在7.4-8.2之间。梭鲈为冷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0-33℃,最佳生长温度为12-18℃。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 

    梭鲈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杂鱼、虾为食,其摄食的种类与其生活的环境和饵料鱼的体形及规格有关。梭鲈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轮虫、无节幼虫等,随着生长而转向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如大型蚤类、水蚯蚓等,当长到2.5厘米以上时便可捕食小虾、小鱼苗,处于饥饿状态的梭鲈苗可吞食其自身体长2/3的鱼苗。在饵料不足时还吞食其同类弱小鱼类。 

    三、年龄和生长。梭鲈的生长与水温等生活环境有关。水质清新、饵料充足适口,梭鲈生长快。在人工养殖饵料充足的条件下,梭鲈鱼种苗当年可长到700-1000克上市商品规格。 

    四、繁殖习性。梭鲈的性成熟年龄在原产地雌性为3-5龄,雄性为2-4龄。在广东1龄即成熟。繁殖水温下限为7℃,上限为20℃,最适水温12-18℃。梭鲈为一次性产卵鱼类。自然水域中,在繁殖季节雄亲鱼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用鳍和身体将植物根须、沙砾等筑成相当于体长2倍的产卵巢,然后将成熟的雌鱼赶进鱼巢进行繁殖。受精卵卵粒淡黄色、具黏性,卵径1.1-1.6毫米。雌鱼产卵后由雄鱼护巢,雄鱼用鳍扇动水流增加溶氧和清除泥沙,并驱赶靠近鱼巢的杂鱼,直守护到孵出鱼苗。尾重2-3公斤的雌性亲鱼怀卵量为30-40万粒。梭鲈的繁殖习惯同加州鲈基本相同
梭鲈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透明度高、溶氧高、pH值变化在前7.4-8.2之间,且有微流水的环境。其适温范围在0-33℃。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则迅速潜入水底。  梭鲈在自然水域中多以低背小杂鱼为食,其摄食种类与其生活环境和饵料鱼的体型及规格有关,一般情况下可吞食自身体长20%-30%的饵料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驯化吃食人工饲料。梭鲈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轮虫、无节幼虫等,随着生长而转向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当长到2.5-3厘米时便可捕食小鱼苗,处于饥饿状态的梭鲈苗可吞食比它自身体长2/3的鱼苗。刚破膜的鱼苗体长仅3.1-4.8毫米,经4-5天体长达4.5-5.8毫米,20-30天体长达9.6-20.7毫米,40-50天体长达15-30毫米。梭鲈鱼苗的生长与水温、自身体质、生活环境有关。水质清新、饵料充足适口,梭鲈苗生长快。在人工养殖饵料较充足的条件下,梭鲈当年可长长到100-200克,2龄鱼可长到500-1000克,便可作为商品鱼上市。  梭鲈的繁殖水温为12-16℃在自然水域中,繁殖季节雄性亲鱼选择适宜的环境,用鳍和身体将树根、杂草、碎石等物筑成相当于体长2倍的产卵场,然后将成熟的雌鱼赶进鱼巢进行繁殖。产卵后雄鱼护巢,并且鳍扇动水流增加溶氧和清除泥沙并驱赶靠近的杂鱼,直到出苗。2-3千克的雌性亲鱼怀卵量为30-40万粒。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